一个人一生当中对于“饭香”的记忆,恐怕最早要源于自己的母亲了。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今年已经82岁了,住在老家。她曾经亲手制作的各种家常饭,丰富了我清贫的童年时代的生活,滋润了我不断成长的生命,以致成了今日花样繁多的菜肴当中,我时常惦念、不断模仿再造的的美味。
我兄弟姊妹多(5个),但母亲对我们每个人的呵护与关爱总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我身体较弱,小时候一旦生病,就能吃到母亲精心制作的酸汤面条。那面条细细的、薄薄的、白白的(当时白面还比较少),漂着葱花、姜末,有时还有细细的红萝卜丝,看了就让人垂涎欲滴,但往往那时是没有任何食欲的,我就会推让给一旁急不可耐的妹妹。但妈妈不许,非看着我吃完才放心离开。吃了之后蒙头大睡,发发汗病就能好。有时是母亲擀点甜面叶,又全都切成菱形小片,面片滑润嫩薄,面汤清气爽口,吃了很下火的,直到现在我还偏爱甜面片与小咸菜的搭配。母亲还特意为我和妹妹烙芝麻干饼和“小鸡油馍”。母亲用她的巧手把油馍擀成“母鸡”形状的,我们一看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就津津有味地吃掉脑袋、脖子、肚子等,吃饭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那个年代,杂粮居多,玉米面、红薯面、小米是主食。母亲烙的玉米面饼,圆圆的,不厚不薄,外焦里嫩,咸咸的,香香的,令人回味无穷。还有玉米面烙的“夹子馍”。父亲专门从洛阳捎回去一个带着长长的柄和圆圆的两片夹子的铁具,母亲把搅好的玉米面糊舀上一勺,往中间一倒,两个手柄往一块一夹,放在火上,两面换着烤,几分钟后,把馍铲掉,一张又薄又脆又香的“夹子馍”便诞生了。现在在河南的一些旅游景点见到有卖这种馍的。
关于红薯面,做法实在太多了。一种是红薯蒜面条。先擀点宽宽的红薯面条,或杂以白面条,再配上红薯叶煮熟捞出过水后浇上蒜汁,再来一碗纯正的原汁汤,简直是美味,现在上海市场有一家卖的,不过配的汤不是原汤。另一种是甜红薯面片,厚厚的菱形面片,外白里黑,吃起来甜甜的,筋筋的,就点咸菜,好吃极了。还有一种机器里轧出来的红薯面条,这种面条可以热炒也可凉拌,都好吃。
母亲还用小米做过米饭,有时是小米和大米混合的米饭,虽然配菜是南瓜炖粉条的大锅烩菜,但确实很好吃。煮后的锅巴也不糊,焦黄焦黄的,我小时候只要吃米饭是专铲这种锅巴吃的。
必须要说的是糊涂面条。就是干红薯叶和黄豆泡过以后放在锅里煮,煮好捞出再下擀好的面条,玉米面做的醭儿,最后放菜,这样一锅糊糊的“忆苦饭”便做好了。最点睛的要属最后一招——母亲把葱花放在勺子里油煎,最后把勺子放进饭锅的那一声“哧”——立刻便满屋飘香了。再配上一盘剁椒,便是天下美味了!最常忆起的就是冬日的夜晚,一大家人(那时我们家有九口人呢)在昏黄的电灯光下,坐在窑洞的各个角落里扑扑溜溜埋头吃面条的情景,真温馨啊!
每到逢年过节,母亲就会做水煎包或者炸油条、菜角、糖糕等,过年的时候最丰盛,单蒸馍就得几大筛子,有白蒸馍、黑白相间的花卷馍、纯白油卷馍、菜包、豆包、枣馍、麦布袋馍、糖三角馍,另外母亲还能做出惟妙惟肖的刺猬馍卧在门头上……
所有这些,儿时随意享用的这些家常便饭,现在想来,凝聚了母亲多少的血汗、智慧与关爱啊!感谢母亲,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让我们全家吃得如此花样繁多、有滋有味……
逝水流年,妈妈现在已经老了。
有次回家,中午包饺子,妈妈也过来帮忙。我们包饺子都是妈妈教的,我很放心。
可是,一会儿,妈妈递过来了一个又烂又不成型的饺子。讪讪地说“老了,咋包不成了!”然后又习惯性地拿起另一个面皮。只见她颤抖的手挖了一小勺菜,放到皮上却放不进去,包时菜老出来,于是把面皮扯得歪歪扭扭,有的地方就烂了!“不包了!妈,你不用包了!我们就可以。”妈妈才停下,觉得自己好无用的样子。我的泪差点出来。
妈妈几年前就开始手抖了,有时(例如盛饭时)就抖得厉害,最近站着腿也开始抖,浑身跟筛糠似的。爸爸老是善意地笑她。也看过吃过药,不行,说是老年病。前年吧,妈妈的眼睛也不行了!左眼混浊不清。后来去做了白内障手术,竟然没有好转。她的世界可能早已经朦胧不清了!可她从来不说自己的苦。就像那次摔断了胳膊,上半身全是青紫,还不想让我们知道,回家还非要给我们做饭一样。愧得我们赶紧带她住院。
……
吃着这样的食堂长大,如今,该我们回报了!可父母,需要的,却那么少!
感恩母亲,感恩母亲这“爱的食堂”——哺育我们众多兄妹成长的美食天堂!
我们该怎么报答呢……
《联合征文:讲一个食物的故事,写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深夜食堂》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b437542e56fd。
——无戒21天训练营第19天(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