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说过:”读书就是要把道理都读会,并且运用在生活中,才叫真正的读书“;孔子也说过:“读书要“切记体察,必有事焉“,读书是观照自己,把自己代入思考,如果是我,我怎么办。放自己事情上琢磨,对我有什么教益,如何运用在自己的日常行为、工作生活中用上。这样读书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率。
历史学的理论就明确了,历史是会变的,因为只要是历史,就有一个写历史的人,这个人写历史是有目的的,他写的东西就会有选择性,换一个人就换一个倾向。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就算是孔子老先生也会不断地多见多闻,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会妄自菲薄。选择好的来采信依从。多见多识,全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级知了。
就算是古人的书籍也是有来自所见所闻,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为何会说到要多方位考虑,多方位思考了,因为有时候真相并不是你所看见的所知道的那样。
可以说真相是个伪命题了,相本身就没有真假。是一个佛家词语。中国好多词语都来自于佛教。是事物在人心中的形状,人心是一面镜子,照那个事物,就在心中形成一个相,所以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相。难怪会说到心之所向(相),这个世界你所看到的,是你所想到的。
其实,没有所为的真相,只有事实,事实就是那个事情发生了。真相就是择其善着而从之各取所需。
如同古人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再讲讲自己切记体察的体会,必有事焉的心得。
《论语》或者《孙子兵法》有许多人看过也好,写过也好,都是有很多不同的讲解的,也有许多没办法定论的,我们只能自己去理解。连孔老夫子都说了:选择好的去采信,切记体察。
因此,我们读书也好,有时候不需要过于争论哪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类的讨论并没有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