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理工科研民工,做实验的时候不是在测试实验设备就是在测试实验设备的路上。往往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设备的检修操作上,没有聚焦于课题的研究内容,很是可惜。
纵观现在市场的设备供应商,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卖给你,如释重负,关系就结束了。以实验室的PE-ALD设备为例,投标——采购——安装——培训,一套流程下来,以后的路就靠实验室的小伙伴慢慢摸索了,若是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很难跟设备工程师沟通解决,尤其是在开发新的制备方式时,更多是靠几个民工凑在一块,尝试尝试再尝试,虽说是锻炼能力,却也降低了效率。
从设备商本身的角度,怎么办?
一句话,产品即服务,服务即产品。把交付式产品模式,转变成运营式产品模式。
交付模式,重点在于把产品卖出去,产品交到用户手上,关系就结束了;
运营模式,当把产品交到用户手上时,关系才刚刚开始,还得时刻跟踪用户反馈,不断优化。
前者靠的是产品本身的销售费,后者靠的是产品运营的服务费。
如今在销售领域流行的“顾问式销售”,其内涵也是如此。
传统销售习惯认为,顾客是上帝,好商品就是性能好、价格低,服务是为了更好地卖出产品;而顾问式销售认为,顾客是朋友、是与销售者存在共同利益的群体,好商品是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服务本身就是商品。
基恩士,作为在传感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颇为领先。它通过在全世界聘请大量销售工程师,可以提供现场演示或测试等服务,在客户业务的每个环节(从设计与研究阶段到生产线等等)满足其生产需要。核心要义在于,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是销售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例子不是广告哈
一旦打破了产品和服务的界限,我们就可以更加真实的去挖掘行为背后的真切需求。
听起来理据充足,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看到这样的企业呢?
一项技术的落地历程大致如此:
首先,挖掘了某一个具体的生产需求;
其次,针对生产需求设计生产路线,制造生产设备,此时因为关键技术仍在攻克,往往由技术主导,即只有有这一个技术的厂商才能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最后,随着技术的熟悉和普及,核心竞争力由技术硬实力逐渐转为看不见的软实力,诸如围绕个性需求搭建设备平台、具体操作讲解及练习、设备维护和维修,这一系列的能力封装在一个盒子上,就形成了品牌。
对任何一项技术发展的讨论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是耍流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有很深厚的底层逻辑支持的。
或许目前而言,正是二三阶段的过渡期,我们仍在迷雾当中,却也瞟见了远方的亮光。
不然的话,
过于落后,没有技术支撑,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结局自然是倒闭;
过于领先,服务难以覆盖跟踪,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也容易成了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