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广福
我家在乡下, 我骑过的第一辆自行车,是爸爸用配件攒的,样子难看不说,还不好骑,却给我留下深深印象。
那辆自行车的车架子是用一种粗钢管焊接的,一直不生锈。那个手把也是买的配件。车把前面竟然安了一对儿铁杆儿,做保险杠。这两根黑铁杆,日后经过风吹日晒,锈迹斑斑,黑乎乎的,难看死了。
后边车座也是手工焊接活计。总之,这个车子除了两个车轮和铃铛 是买的正宗货,其他部分差不多都是手工自造。
这辆组装的车子有七八十斤重。我知道,如果车子摔倒了,把它扶起来是一个很难的事儿。还是孩子的我,最担心得事儿就是车子摔倒了。
小时候,乡下人日子困难,全村也没有一、两辆自行车,大家走亲戚和赶集不是套马车,就是步撵儿(走路)。这手攒自行车,在村里居然还是个稀罕玩意儿。每当爸爸骑着这辆车去赶集和走亲戚时,人们还是很羡慕的。
不过,我不喜欢这丑自行车。尽管后来,还是用这个车子学会了骑自行车。
上小学时,有一次,爸爸用这个车子带我去乡里看电影。
爸爸对我们五个孩子一直很严厉,常年板着脸,看不到笑容。所以,我们都很怕他,不愿意亲近他。
那次,是个夏天的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忽然对我说:三儿,带你去汤泉看电影。听到这句话,吓了一跳,不过看爸爸的表情,这事儿是真的,便高兴的跃上车后座,和他去汤泉了。
那个年代,县里的放映队不定期地来乡村放电影,电影场地大多是在打谷场,放映的黑白电影多,也有几部彩色的电影。
看电影是乡下人很快乐的事儿。已经忘记那天是什么电影了,只记得看完电影后,我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爸爸就把我放在车架大梁上,载着我飞快骑车回家。
身子贴在爸爸的前胸,坐在硬硬的车梁上,车子快速穿行在沙沙作响的青纱帐里。路边的虫儿都睡了,四周安静的出奇,我可以听到爸爸的心脏咚咚跳动声,闻到他身上的泥土味儿,汗味儿。
耳朵里还听到了身边的正在拔节的庄稼响声,和咯吱咯吱的旧自行车的骑行声音。
头上高悬大月亮,这幅图景一直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里,至今想起来,还是充满温馨和甜蜜!
学车时,因为个子矮,我不能骑到车座上面,就把右腿挎进车的横梁下面,踏住右脚蹬子练车,姐姐用手扶住车的后座,防止我摔倒,慢慢的就可以自己到处跑了。
后来,家里又添置了一辆新自行车,记得是“白山”牌子的,给姐姐用,我想碰一下都不可能。
小学毕业后,考上了镇里的初中,镇中在堡子店村,距离我家大约十公里。我觉得机会来了,向爸妈要骑新自行车上学。爸爸考虑再三,没有同意,不过,我可以用旧车子。
学校里,看到同学们骑着崭新的凤凰、飞鸽自行车,我很羡慕,看着自己这丑车,有挺自卑,,一赌气,就不骑了,步撵儿上学。多亏我住校,每周回家一次。
爸爸便又拾起这辆旧车子,自己用了。用这辆车子驮货,交储备粮。有时候,还驮着妈妈赶集、走亲戚。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村上发现了另外一辆和我家旧自行车一模一样的车子,这是那家主人的谋生工具。
那家男主人身体结实,常常骑着那辆铁管自行车 往返一百多里外的北京、天津,把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和粮食,花生油运过去,卖几个钱,来维持家用。
爸爸是个手艺人,没有用这种方式养家,他一直长年累月去外地盖房,用瓦匠手艺养活全家。
我时常想:爸爸如果没有手艺,也会像那家男人一样用铁管自行车跑长途养家吗。
后来,我到了县城读高中,还是赌气不骑那辆笨重的自行车,虚荣心强,不想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
读大学后,也就没有骑自行车的机会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汽车也进入了很多家庭。就是在乡下,也很少能看到小时候那种自行车了。
不过,那辆给我带来太多记忆的第一辆自行车,让我至今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