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最近稍有点陷入情感谜团,看文章都是看感情故事,看书都是看精神类情感类的,听歌都是听些悲伤的情歌,写文章都是写着写着就开始觉得煽情写出来别别扭扭,以前最喜欢干货的我怎么这样了。
大约两年前,说要好好写能给人看的文章,不是只有自己看得懂的那种。这个目标好像现在也未实现。也不清楚是自己言语表达不清,还是和人思想有隔阂,总是收到“看不懂你在讲什么”的回复。每当那时,我都会有点小无奈,却也有点欣喜,总有一天,总有那么些人,会懂的吧。
于是,我开始试着理清思路,不要写字欲望爆发的时候就一口写几千,而是慢慢地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体验轻击键盘的快感。这么一来,写作变成我和自己大脑间的游戏,写起来很轻松,也很快乐。
我是那种时时刻刻都在观察自己的人。看着自己的行为,看着自己的想法,会开始自我分析,自我提问。比如在写字的时候我会问:坐的椅子舒服嘛?背景音乐好听嘛?呼吸平稳嘛?你刚才写的那句话真实吗?准确吗?我也会时而批评自己:你刚才写的那句话有点夸张了吧,你别说的那么绝对。你刚才写的那句话太含含糊糊了吧,既然现在的你坚信那个观点,就要坚决地写出来啊。
就是这样的我,写文章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是我与我大脑的对话。不是那种描写一幕幕场景的短文故事,不是那种举例子论证据的“你们应该xxxx“”其实我们都xxxx“的文章,更不是任何一种干货。只是我的想法与思考,会让人觉得突兀的,无法理解也毫无兴趣的东西。
其实我也会写论文的,但是只有用英文才写得出来。中文写的太顺手,写着写着就有种开始和读者聊天的感觉,想法也一并而出。就是这样的我,也算是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吧。我看得很开,没有人读没什么,虽然会希望被人理解,却没有什么好强求的。一个人写,一个人与自己说话。
昨天
初中的时候大概是我中文写作的顶峰吧。那时候每周要写周记,主题由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来定。印象中的主题有:运动会,校庆,社会问题,班里的转学生,各种读后感,班级荣誉感…… 不论什么主题,我都写得特别深情,特别投入。那时候,最喜欢的是在雨后的夜晚,闻着飘来的草木清香,听着喜欢的歌慢慢写字。我不记得第一篇受到语文老师偏爱的是哪一篇,却记得第一篇写作的时候触动到自己的文章:那是一篇对小四的某句话的感受。那时候我很高兴老师没有说这种话不能写,也没有说什么特别的东西,只说我见解很深很有意思。从那以后,我总是能写出感动自己的文章。我觉得,只有感动的了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那时每周文章都被老师全班朗读,甚至还拿到别的班读的辉煌,现在我想起来也会嘴角上翘。就差没在周记里写情书给某男孩子告白了,嘿嘿。
然而初三来美后的我,写作水平像金融危机时的股票那样跌。虽然语法不好,结构不那么巧妙,但是高中的我还是用那种“感动自己,感动作者”的方式,感动了我的英语老师。当然这和写论文,比如SAT的作文,完全不是一回事,那种列出实例,评论分析的文章是煽不了情的。
这些很久前养成的习惯,到现在我还在沿用着。说不清这样是好是坏,自己写起来舒服,读起来舒服,就好吧。但是如果你问我,你会写作吗?我的答案只有一个: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