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是肉体的密不可分,也不是血与水的融合,而只是简单的心灵的沟通,时代的交流,灵魂的触碰,那些延续至今的和将要一直延续下去的不都是如此吗?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纵说纷纭,尤其是纪念屈原一说,闻一多认为屈原和端午节是捆绑在一起的、胡适甚至怀疑是否存在过屈原这样一个人物……其实很多的历史记载都表明最初的端午节与屈原并无关系,但现如今一提起端午节或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屈原,想到汨罗江,想到龙舟和粽子。这些或许就是所谓的关联吧!
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这些诗文不仅道出了个人的壮志难酬的感慨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些诗文不仅道出了个人的壮志难酬的感慨更抒尽后人的共鸣之感,正是因为这种关联,所以有了无尽的传承,所以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为何人们闻讯之后会马上赶过来,为何人们要将米团投入江中,是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有古国灭亡的痛楚,每个人都由心而发的敬佩屈原,每一个人都想一直国家的病症、都想身处在国泰民安的时代。
因此无论其本身是否存在联系,因为时代的需求,因为人类的追求,因为共鸣与流传,所以有了联系,所以后人将其流传在了一起。
望月就会思家,感伤就会落泪,同样端午就回赛舟,就会包粽子。
�E�n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