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见字如面》更新了,这一期的主题是:生死。
其中,黄志忠读了一封信《对不起,妈,我生病了》。
这是华南农业大学患白血病的研究生李真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他提到了自己治病的种种经历,和家人的付出。
信的最后,李真写到:“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了方式,守在您身旁。”
本以为自己这个年纪已不会再随意哭泣,看完已是泪流满面。
夜里10点了,出租屋外万家灯火,我如同这个巨大城市的蜉蝣,整日奔忙,才想起已经快半个月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
拨通电话,妈妈一秒就接起,有些吃惊却依然温柔:“这么晚了,宝贝有事吗?”
“没事,就是想你们了。”
任时光匆匆流去青丝变白发,感激和爱,我不舍得留在最后的时光才说出口。
△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是渐行渐远。
记得母亲节那天,云音乐给我推荐了一首李健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
把这首歌分享到朋友圈,旅居海外的堂姐留了言:
“移民美国快10年,每天上班、陪孩子就几乎已经占据了全部的时间。昨天洗完头窝在沙发上,小女儿爬过来靠在我的肩上,说:“妈妈你的头发真好闻!”,忽然觉得一阵恍惚,小时候我也对妈妈说过这样的话,也是这样的夜晚,也是这样柔和的灯光。我从来都不敢想,时间都去哪儿了啊。”
那些成长过程中的记忆还依然鲜活,我们却已经急不可耐地长大了。
△
以一首《成都》火遍四方的民谣歌手赵雷,小时候是个“坏男孩儿”,调皮捣蛋,惹事生非。
老师经常会请赵雷的母亲来学校谈话。而母亲也不恼,骑着那辆破烂不堪的三轮车来接他。对女生们告状揭发揪她们辫子的罪行,她说“我回去揍他”。
每次放学后,淘气的赵雷总是扎进刺猬河,游上几圈再回家。老远就能听到母亲“雷雷,雷雷”的呼唤声。而游完泳跑回家,母亲总忘了嗔怪,备好饭菜,笑着看他狼吞虎咽。
年轻时的赵雷借了700块钱,独自去拉萨唱歌流浪。最终还是收到了千里之外母亲让父亲打来的一万元——她担心儿子吃不饱饭。
2010年,赵雷母亲病重,大夫说病情会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爆炸。他无措又无助,写下了一首《妈妈》。
母亲病逝后,他在一次专访中说:
“等你有一天,你想叫一声妈,你叫不出口的时候,才知道那有多伤心。我是一个很倔的人,无论以后我跟谁结婚,我都不会喊对方的母亲一声妈妈,我喊不出来,再也喊不出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这是港中文微情书大赛一等奖作品《你还在我身旁》,短短几行字,几乎把我看哭。
正如《山河故人》中一句台词,“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总是要分开的”。
这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和孩子,最终要分离。
△
年轻气盛的我们心里装着千百桩事情,千百个想法,但父母最在乎的,不过是一个你。
演员斯琴高娃喜欢用“小老太太”来称呼自己的母亲,她说,自己的母亲特别坚强,从来不哭,但有一次却流泪了。
有一回“小老太太”去了《康熙王朝》的拍摄现场,看到女儿扮演80多岁的孝庄皇太后,化着老年妆,满头银发。她瞬间就哭了。
斯琴高娃不解,问:“你哭什么呀?”
母亲说:“看见女儿变得这么老,比我还老这么多,我心里接受不了,我知道这是假的,可是还是难过,不忍心看。”
《韩剧1988》里,女儿宝拉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放弃了律师梦想,选择读不需要学费的师范生。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住在地下室的父母没有想着先换房子,而是第一时间把钱拿出来让宝拉重新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父母对子女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一个目标:“你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为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上帝创造了妈妈。
25岁生日那天,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用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天早晨,母亲在安庆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儿子默默祝福。
后来孩子的骨灰被送回故乡,就在离家不远处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一个母亲的视线再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在年年岁岁的风雨声里,哭她的海生,几乎哭瞎了眼睛。
她不懂诗歌、文学,也无法了解儿子的心灵世界。她只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悲恸母亲。
2014年,26岁的郑州电视台主持人邱园园怀有身孕时,被查出恶性肿瘤。为宝宝能顺利降生,她坚持放弃化疗,任由癌细胞在体内扩散。
“如若不能两全,选择保住孩子。”
宝宝刚出生百天,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
今年春节期间,两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照片中,老母亲把身子探进车里,笑容慈祥,专注地看着车里的人。
只是额头深刻的皱纹,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
照片的拍摄者叫周建海,是一名体育教练,老家在农村。
1月25日他从杭州出发,驱车十多个小时,才顺利返家。
“因为各种原因,即便是春节,我们也很难聚到一起。就拿我来说,以前当运动员时,因为备战比赛的需要,连续四年都没有回家过年。”
2月1号,周建海踏上返程,临别前拥别父母,不想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落了泪。
“儿子啊,自己多保重身体,好好工作,爸妈会照顾自己,家人要和睦相处……”
就在汽车即将发动的时候,母亲又把头探进车厢,凝望着儿子,反复嘱咐。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
别烦教你妈用手机,她曾教你用勺子。
别烦妈妈在电话里唠叨,她曾教会你说话。
上大学时,一直是保持一周给家里打两个电话的频率。
有时候一个人很无聊,或者遇到了什么新鲜事,都会想给父母打个电话,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诉说,他们听着。
我今天上了什么课,见了什么老师,食堂又涨价了,作业特别多写不完,实习又出了什么差错......
有时候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父母在电话那头无非是多叮嘱几句:好好吃饭,早点睡觉别熬夜。
只有父母,才有耐心听我絮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毕业后,独自在北京打拼,时间不再充裕,烦心事更多了。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越来越低,从一周两次,每周一次,到大半个月才一次。
每次电话也渐渐变得没有耐心起来。有时候在加班,或者跟朋友在一起,只能匆匆挂断。
后来有一天,微信上接到一个微信加好友申请,点开一看,竟然是我妈。我很吃惊,一直只用老年机的她竟然也开始用微信了。
她听说现在年轻人都用微信,几乎不打电话了,所以换了新手机,想要跟上我的节奏。
因为长大,父母努力靠近,我们却无意中把父母推开。
33岁父亲赶路24小时返家 3岁儿子路口等待
2012年时,网上流传着一张 "24孝"行动标准图,其中一项就是“每周给父母打给电话”。
而根据易信发布的《青年通话报告》显示,在15-34岁青年人群中,49%的人有与父母通话的意愿,却只有32%的人能实际做到,比意愿人数整整低了17%。
△
知乎上有个话题:“你为什么不喜欢给父母打电话?”
有人说:“讲真我给父母打电话的动机99%都是父母想念我,要求我打电话。我自己极少思念父母。”
有人说:“我妈一发火就跟我埋怨我从来不关心她,从来都不打电话给她。对于这个情况,我一直都是鸭梨山大。越埋怨,就越来越不想打电话。”
还有人说:”每次爸爸妈妈打电话来,爸爸永远都说‘我希望你回家工作’,妈妈说‘我希望你回来做个小学语文老师’。但是明明跟他们说过好几次了我不想。”
无外乎是代沟问题,嫌父母唠叨,不理解自己;或是自己没有达到父母所期盼的样子,心有不甘又无能为力,也不愿跟父母谈起。
代沟,是时间和经历带来的矛盾。父母和孩子成长于不同的年代,身上有不同的烙印。这种两代人思想上的本质差异,是无法通过任何形式彻底消解的,唯一可以缓和关系的,是包容。
都说人老了就会变成小孩儿,我们就试着像对待小孩儿一样,给父母多一些包容。
△
季羡林在《我的母亲》中说:直到耄耋之年,我仍然频频梦到面目不清的母亲,总是老泪纵横,哭着醒来。
而人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很多苦苦追求的东西都如梦幻泡影。精力、梦想、欲望、物质、还有亲人,都会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手中滑落下去。
人生,无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如微博网友@印乘所说:
“我吃东西越来越清淡,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慢慢地有了一颗成长的心。也开始害怕听到任何与病痛有关的事,最大的心愿变成了全家人身体健康。
相比一两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妈妈吃完的一餐饭。”
不要吝啬那点时间,不要嫌弃妈妈的唠叨。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