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TCP分布式可信内容协议为基础,构建优质可信的内容生态 目前的互联网信息:假、乱、差 现在还有人能够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吗? 那时,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只有书报杂志和广播电视,能够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世界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远。 直到20世纪90年代,基于超文本链接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得以普及,信息才真正得以跨越地理界限,变得触手可及。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互联网普及前的信息匮乏,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和整个世界连接,简直可以说变得信息泛滥了。 然而,信息爆炸也伴随着一些负面问题,就是信息的假、乱、差。 旧闻新炒的假新闻、东拼西凑的乱消息、文不对题的差内容,让我们的阅读体验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可能被误导。 这一切,都是万维网www协议所不能解决的。虽然万维网改变了我们和世界连接的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协议体系显得愈发单薄,急需改进和补足。假信息泛滥,究其根本,是信息的难以溯源。而原有的万维网www协议在内容的信息维度和回溯方法上,都是有欠缺的,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 那么,是否已经出现解决办法了呢? 解决方案:DTCP分布式可信内容协议 以上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目前,有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协议,DTCP分布式可信内容协议(Decentralized Trusted Content Protocol)。它是构建在公链和DApp应用之间的一个中间协议层。 DTCP协议对万维网www协议进行了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Metadata元数据;一是将仅可单向链接的URL升级为支持双向链接的DNA。 这个协议由Primas项目开发。该项目在开发DTCP协议之外,还在此协议基础上构建了项目同名的DApp应用Primas。 增加Metadata元数据 现在,万维网www上的信息传输协议只记录内容的地址和内容本身,却不记录其他信息,而在每次转发时,这些信息都可以随意修改,所以本源信息很难被定位及找到。这导致非常容易出现旧闻新炒和抄袭剽窃,而现在这些问题也的确严重影响到了互联网上的内容质量。 事实证明,仅记录这些内容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维度急需扩大。而DTCP协议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DTCP协议在记录内容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还会额外记录内容的发布时间、作者信息、信用等级、引用信息等多维度数据(统称为Metadata元数据),以用于内容溯源和确权。
有了这些元数据,用户在浏览内容时,就可以快速分辨出自己看到的内容是哪个版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原作者是谁,引用了哪些观点,等等,从而对内容进行溯源,分辨内容的真假。 使用DTCP协议不会对用户造成负担。只要用户的浏览器带有支持DTCP协议的插件,这些元数据就会在用户浏览时自动加载并显示。用户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就能获知与浏览内容相关的元数据信息。 举个打击假新闻的例子。如果采用了DTCP协议,面对一条假新闻,用户会发现,这条新闻所使用的图片证据来自互联网的其他地方,并且有很多人评论说它是假新闻。这样,假新闻将变得十分容易识别,无所遁形,从而在互联网上逐渐消失。
假新闻提示
内容溯源
元数据展示 用Primas DNA取代URL 目前,万维网www协议采用的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来定位和识别内容。URL之间可以进行链接,但只能从URL1链接到URL2,却不能从URL2回溯到URL1。 但是,DTCP协议可以结合记录的内容元数据,为内容生成一个唯一的DNA,这也是DTCP协议的一个核心特点。 这个DNA不仅包含内容的文字、图片、观点,还包含其相关元数据。并且,与之前www协议URL只能单向链接不同,DNA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链接,即可以通过DNA2回溯到DNA1,从而了解两者之间的引用和演变关系,识别内容最初的版本,有效检测侵权。
再举一个打击侵权盗用的例子。在原有的www协议体系里,由于数字内容很容易被复制拼接,而URL又不能回溯链接,导致很难寻找源信息,所以也就很难发现内容的侵权和盗用。但一旦内容带有了Primas DNA,就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到内容和观点的源头。从而有效检测侵权盗用。 未来:真、优、美取代假、乱、差 DTCP协议,是对万维网www协议的重要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构建在DTCP协议上的Primas DApp已经上线,希望此DApp能够发挥其鼓励产生和保护优质内容的作用。期待该项目能够真正改善互联网上的内容环境,使内容生态得以恢复健康,用户不用再饱受假、乱、差信息之荼毒,而能够充分享受优质的可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