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一节北大张昕老师的心理微课《共情的技巧》,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会了共情的具体步骤,还学会了——理直气壮不共情。
听《共情的技巧》,学会了“不共情”——咋看起来逻辑混乱呢?别着急,听完慢慢给你说!
差不多50分钟的课程,张老师用了三分之二多的时间,讲了6个共情的技巧和步骤,逻辑清晰、例证丰富、亲切生动、落地可行,我觉得他讲得很好,先总结一下。
他先讲了共情的定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
他还专门区分了“共情和同情”的区别:同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共情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比如,看到卫国戍边牺牲的烈士们,我们通常是难过且感动,为他们的伟大无私深深感慨。
请注意,难过、感动,是谁的情绪?是你的,还是烈士们的?
对,是你的。
戍边战士们面对外敌入侵,是不可能是感动、难过的,也不会去想“看我多无私伟大”,他们一门心思想的是怎么驱逐敌人、恪尽职守,他们的感受应该是紧张、气愤。
所有,如果把自己代入戍边战士们当时所处的场景,你感受到是紧张和愤怒,这才是共情,这才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是“把脚放在了别人的鞋子里”。
讲完共情的概念之后,张老师依次给出了共情的6个具体步骤。
1.向过去学习
它指的是,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明白眼前共情对象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做出反应。
这句话马上让我联想到了我的两大“人生好评师”:张先生和同事苏。他们两个经常给与我强烈的共情,让我感到“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get到了我的点。”
他们之所以经常一句话说到我心里去,能和我成功共情,就是因为他们了解和参与了我的过去,和我共同经历了很多共同的喜怒哀乐。
他们了解我的个性秉性,清楚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能快速和我共情,说出我的心里话。
比如,张先生曾经在我告诉他,我和别人吵架后,一句“你终于和别人吵架了”,让我至今想来都心潮澎湃。
就是因为他知道我在漫长的“包子”岁月里如何痛苦,所以,才明白我今天和别人吵架,是多么有力量的反击,是多么可贵的成长质变。
还有,苏在听我诉说和学生的喜怒哀乐时,和我一样激动满怀,是因为她知道我是那个“一心搞事业”的“大女主”。
他们能和我准确共情,是因为他们准确地了解我的过去,了解我。
2.关注你的身体感受
我们的身体是智能的,情绪是会传染的,我们要给与对方积极的情绪反应,这样能产生良性的互动。
3.使用开放性问题
4.放慢节奏
5.信任对方
听完这5个问题,我有两个感觉:第一,讲得真好,第二,臣妾做不到呀!
太难了,共情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要想每天、每分钟、对每个人都共情,想想都可怕!
而且,我听完还陷入了些许的自责中。我自感,我在共情上做得不好。
比如,苏前两天跟我开心地说自家姑娘考试好几科考了全班第一,我当时正在忙着干活,就简单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祝贺,然后就又投入了自己的工作。
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共情不够,没有站在苏的立场上,真心地为孩子的成绩感到开心和骄傲!哎,共情功力不够!
还有,老师说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耐心,要耐心倾听,对照自己,对所有学生都足够耐心,我真的做不到呀!
哎呀,这听完课,听得我有些懊恼、有些自责。
这咋咋整呀?共情,真好,但总是共情,真不好!
哎呀,这个老师,讲得真好,但也就是——讲得真好!他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且听听吧!
突然,这个老师开始说共情的第六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步骤了:设定边界,也就是:要学会不共情。
啊,“共情是一种能力,不共情也是一种能力”,哇,说得太好了!
我有些沮丧的心情,瞬间亮了!
张老师说,共情需要消耗大量心理资源,要求每个人时时刻刻做到对每个人共情,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共情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
他说,那些助人的行业的人员,比如教师、警察、医生护士,经常被质疑不够共情,出现“职业化冷漠”,其实,如果过分要求他们共情,他们很容易陷入“情绪浩劫”。
张老师说,他工作一天很累,这个时候,有学生找到他求助,他会先表达一下关心和理解,同时会如实告知学生今天自己很累,大家可以都先休息一下,等大家都恢复一下,如有需要,可以再聊。
我觉得他这个方法很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共情,真好;不共情,也很好——这不正是中国先贤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吗?中华智慧,博大精深!
好,今天的微课总结完毕,听课、截图、写文,我感觉我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为爱学习的自己点赞!亲爱的自己,继续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