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一身好功夫,恐怕是片面的。
都说做什么事情,发心很重要,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武术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可能会在习武的道路上走偏。中国武术在强身健体和养生方面的神奇作用越来越让更多的人所认知。
过去很多武术大师最初并不是为成为什么高手,而是治病养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国时期的王芗斋先生。他从小患有哮喘病,身体非常孱弱,父母几乎无计可施,为养病送到形意拳大师郭云深那里跟随习武,芗斋先生勤学苦练,日后成为武术大家,并在后期致力于推广习武在治病、防病和养生方面的作用。
只要仔细观察你也会发现,凡是知名的武林人士以长寿者居多,80、90岁甚至百岁以上者比比皆是。
王芗斋先生在民国初期教了很多人练拳,大都是社会的显达人士,他们是为了技击吗?显然不是。但是他们为什么练拳?是需要技击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比技击还重要。那就是为了健康和养生。
在中国古代,武人练武,文人也练武,士大夫也练武,武术是一项非常高雅的文化,在中上阶层地位很高,也相当普及。后期,当权者为统治利益从意识形态上误导民众,重文轻武,提倡拳套招法,从此传统武术中的锻炼筋骨、养生的功能和方法开始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和遗失。
传统武术的筋骨锻炼和养生方法,习练之人不受局限,强者经过习练更强,老、弱、病、残者,通过练习可以变强。它既是运动的休息,又是休息的运动,体力劳动者习武可以达到休息的目的,脑力劳动者习武可以起到运动的目的。
不仅如此,通过筋骨锻炼和学习养生方法可以改造人的生理,使五脏六腑正常工作,使人体健康,反过来,健康的身体又可以作用人的心理,使人变得聪明、精神,再反过来良好的心理状态又能作用生理,使人的身体更健康,使人进入良性循环,能够更好地生活、工作。
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我想说,只要你找到了正确的练习方法,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最终是习武者的最大财富和收获。功夫,只是习武者的“末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