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我不让,有错吗?
一则新闻报道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这张试卷被孩子父亲发现后,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一天时间里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400多条。
孩子父亲想不通:这就是如今的教育吗?孩子有错吗?
这件事引起了热议,很多人认为老师打叉太过武断。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良好的行为品质并不是做题考试就能学会的,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务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诚实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原本的孔融让梨故事是这酱紫的!
#孔融是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擅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哥哥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
但是这个故事
在美国却遭遇了一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 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so cool,是不是?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我小侄子上小学时遇到一道语文题,说,把“大”字加上一点,是什么字?我外甥写成“犬”,被老师判了“×”,据说唯一正确答案是“太”。大加上一点,明明有很多,为什么要用正确答案束缚孩子的思维呢?
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问题!
国内的教育还是倾向于一概而论,这是由国情决定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
根据易经五元潜能测评分类,现实型和玩乐型的孩子就是比较看重物质一些,可能就不想让梨,但是在别的方面他们也会很热心。同比型和博学型的孩子可能就会让梨,但是在别的方面也会有自利的一面。
让是美德,不让也不代表错!
大人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和取舍都不同,何况是孩子?
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教育才会有效果
潜能分类,因材施教。
这是现在大多数教育家提倡的观点。
如果没有考虑孩子内在性格,硬要按照老师或者家长自己的想法教育,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学习不好没关系,但学坏就严重了。
尊重孩子本身的个性,教育才会成功。
尾声——娱乐一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