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待工作有两种观点,第一种: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是为了周末和工作之余的闲暇而工作,为了提高家人的生活品质而工作。第二种:把工作绝对地看做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将其置于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中心位置。有时候这两种观点是同时存在的,不过我接触的多是第一种, 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后就不工作了,至少是不再从事现在的工作。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除了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还要看到旅行的终点——坟墓。沉溺于细节和局部,不见整体,会让我们眼光变得短浅。缺乏全局和终极意识,过于斤斤计较,背负过多多余的东西而放不下,会更加辛苦!况且人生之路必定踽踽独行。《工作的颂歌》考察了十个不同的行业,除了向我们展现了不同行业人类生存状况之外,更让我们从具体而细琐的工作中跳脱出来,纵览全局,探寻工作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结尾总结道:
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它会让我们将无穷无尽的焦虑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对较小、可望实现的目标上来。它会赋予我们大权在握的感觉,会使我们有尊严地感到疲惫,会把食物摆上餐桌。总之,它会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麻烦。
总体来说,我同意并且欣赏作者的对于工作的睿智观察和独到见解。不过,对于作者最后的观点则有所保留。他说的更大的麻烦就是看到自己事业的最终结局——烟消云散。他说,倘若还有等待完成的工作,人便很难惦记着死亡,待死神找到我们的时候,惟愿我们正在从事微不足道的琐事,借此与它掀起的波涛抗争。
我以为对人生意义和死亡的思考对于像我一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很有帮助,无需逃避。叔本华说,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以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是自然进化过程中偶然产生的一种动物。从其产生来说,它和其他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进化生物学家会提醒我们,生存的目的在于基因的繁殖。这也许是真理。不过,人类对于生存的目的赋予的答案更加丰富,也只有人类如此。工作可以帮助实现人类生存的目的。
人类又和其他物种有着巨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人类会被无聊包围,受其侵蚀。当人类吃饱穿暖等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就要做些对于生存来说没用的事情,而且发明了很多理论和意义来麻痹自己,其实主要对抗的就是无聊。工作除了可以满足我们的物质的需求之外,还可以解决无聊。不过很不幸,有时工作本身就是无聊的原因,要么为了活着而忍受,要么为了生活而离开。
尼采说过,要“成为你自己”。可是“你自己”是什么样子?如何才能成为你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你自己?对于“成为你自己”工作能给我们什么帮助呢?
虽然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并不是说有一个界限明晰的自己供我们去认知。活着的每个人都不断地和这个世界进行物质和思想的交换,个体的身体和思想也时刻改变,因此这个“自己”是不断变化的。勉强说人的性格相对稳定,从这个角度入手,认识自己相对可能。若能从事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工作,那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那比彩票中奖还难。不管怎么说,工作是对于成为“你自己”的好途径,也是成为了“你自己”的最好证明。
如何成为你自己?这个就更难了。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说某人好像受到了上天的启示,打破世俗的观念,摆脱道德的束缚,完成了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成就了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故事再励志,也无法改变大多数人的随波逐流。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有句名言:“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那是难以取得的、心里上的成功。”我们穷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追求的只是当下社会强加予我们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思考工作对于自己的价值,可能就会清晰许多。
虽然不能完全成为“你自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你自己”则不是太难。那就是努力提升人之所是(健康、体力、性情、道德品质、心智),看淡人之所有(各种意义的财富与财物),不必在乎人之形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工作是最佳的实践途径,希望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而不仅仅养家糊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