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决心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莫名其妙发现身边的所有事都与自己所想的会扯上联系。
意识形态的改观好像在决定自己客观事实的变动,有时候自己的思想就在这个时候起到巨大的作用。
很多时候我都把自己放在假象者的行列,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像想到这件事情带来的正面思想,当然结果却不是,从而导致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沮丧。
这样的事情经历的多了,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思想轨迹,遂写下这篇自我独白来分析一下自己的假象情节。
1.出发点是从外部看内部的盲目在意。
任何事情开始的时候,我总会预想周围人的看法,从而忽略了自己的本来着手这件事的最初目的。但是,往往事实证明如果你的事情没有带来强大的影响力,你的故事就会一眼就过。
曾经我有一位的室友在我们回寝室的途中高跟鞋底突然脱胶断了,在脱胶的那刻,她并没有发出慌张的声音,而是选择把脱胶的高跟捡起来自己踮起脚(另外一只是好的)走回了寝室。周围的人也并没有去在意她,大家都是行色匆匆的做自己的事。
我常常会想,如果这件事情换做我这种咋咋乎乎的性格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笑话。在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脑海中肯定出现的想法是“丢人,尴尬” 当我看到室友全程踮脚,坦然自若的样子,我明白自己是把自己和别人都看的太在意了。
事情错误的起源在于自己是从外部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不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自己的问题。
意外,丢丑是生活的常态,不必为此耿耿于怀,惊慌失措。
尴尬这种只是自己可以理解的心理,大可不必在意。
2.太过用力的付出。
任何事情的开端总会充满了激情和热血,也就是俗称的三分钟的热度。事情开始的时候太快掏空自己热情,忽略了事情本身的不同回报率和可行性实践程度。
当自己想到一个不错的文章点,花了几天的措辞和修改才成型的文章抱着小心的态度发出去,以为能得到陌生人的肯定。结果往往是没有一点阅读的痕迹,自己就很容易泄气,对于后面的文章就提不起写下去的兴趣。
这里的自己就犯了一个假象者的错误,在故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就为它设定了一个happy ending.所以导致最后的自己总认为自己不行,自卑的情绪越发的严重。
比如认识朋友,很容易的就把自己的性格袒露出来,然后盲目的把自己的性格同化到他人身上。以为任何事情都是一座平衡精准的天平,付出和回报会是相对的。但是努力本身就是没有回报的,产生的期望落差完全是自己全身心的付出定下的高回报率造成的结果。
保持“半糖主义”,付出80%,期望回报50%!(来自一位朋友的话)
3.将安全感放在别处
因为内心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常常会把使自己安定的因素过多的投入到别处。这也暴露了自己的上面提到的一个共性问题———很快的透露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过快的和别人相熟。
因为自己将自己的信任和安全感放在和自己认识的人身上,以为 相聊甚欢就能成为相识之人,往往很快的把他人的言语变成自己情绪波动的舵手。因为他人的某个言语某个行为而去抱着慎微的态度改变自己本来的想法,以为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可以用无所谓来说服自己本来的选择,这样的自己才是最令自己失望的性格部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的性格成为可附属性的患得患失,简单来说患得患失的心理是自己犹豫不决的逃避心理,不愿意承担事情的未知性和非平衡性。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没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
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心,是自己在以后漫长时间里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