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已经学完,课程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复习阶段。今天,给孩子们讲到阅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里面一道题:是什么支撑儿子等到父亲的救援?张宇同学的答案是:房顶的支撑。答案一出来,很多同学表示出异议。有几位同学直接将手高高举起想推翻他的答案,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我感到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就要到了。此刻我需要退居“幕后”,让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尽情碰撞,来场充分的头脑风暴。
我顺势叫起刘雅琪,她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支撑儿子坚持下来的是父亲对他浓浓的爱以及他对父亲极度的信任。”我看到张宇对此答案并不十分满意。我让他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推辞了一下,可能不好意思。我给了他鼓励的眼神,他大大方方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房顶的支撑他后面就不会有机会等待父亲的救援。”我又让刚才也把手举得高高的窦建迅发表看法,很腼腆的一笑:“老师我站在中间。”“中间?这怎么站?”“就觉得张宇说的有道理,没有屋顶的支撑,就没有后来,那是前提吧。”我又看着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窦建迅的话?同意与否?如果同意应该怎样表达?”这个问题一出,很多同学陷入了沉思,接着纪梦凡举起手:“老师,我也同意,我觉得可以这样说,首先屋顶支撑了一个空间,让儿子和同学得以存活,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是父亲平时对儿子的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支撑着孩子,她信任父亲,相信父亲。”孩子们对此答案表示出了高度的赞同。我觉得他们自己探讨的答案,比书面的标准答案含义要深的多。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交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源于思,起于疑。当学生生疑了,老师要捉住这一生成点,尝试为学生思疑、解疑创造条件,学生方能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