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大学,第一个可能就是我的大学通讯录了。
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入学前买的,所以刚入学的时候通讯录里面存的手机号码也就五六个。通讯录里联系人数量的变化和手机的更换也伴随了四年的起起落落。如果以两年一个节点的话,很多人许久不联系了,感情也就没了。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好的大学和中等甚至偏差的大学的最大差别或许真的是学校氛围和价值取向。毕业之后的四年里经历了读研和工作,身边不断有优秀大学出身的朋友,这些朋友也让我感受到一所大学对于一个18岁左右的孩子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
为什么这么讲呢?还是从通讯录说起吧!
其实我本人不是一个特别健谈的人,所以对于新的环境有诸多的不适应。第一次出门在外,第一次要长时间的和同学用普通话交流,第一次和7个陌生人生活在一间屋子里刚开始总是小心翼翼的。那时候一个同校的亲戚告诉我,大学里面要申请班干部才能得到如何如何的好处,不要太张扬才能得到贫困补助之类的东西。于是,那个时候我以特别不擅长的方式和同学要电话,也成了班里暂时性大家比较信任的人。我以一个特别不适合做领导的性格做了班干部。同时,在接下来的四年也自动参与了班里面的勾心斗角和各种风风雨雨。在刚刚开始的两年,我甚至幼稚的以为自己就是一个领导,也以为这个角色是为了负责,却忘了刚开始别人劝我的另外一个价值观。大二之后,我选择在学校外面做日租房。那个时候的在鸿儒小区的日租房不过十家,后来在一年之后日租房的广告已经贴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也是那个时候,班里人渐渐地淡出了我的通讯录,也越走越远……
时间再回到大一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同学录里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学生会和社团。每次谈到大学的一些东西总是不由自主会和朋友学校的社团相比……你懂得,也不必说了。那时候大学的社团基本上就是交费,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再然后一不小心一年了要换届了,最后发现什么都没干。社团里实现学习或者其他的梦想一直是我当时加入社团的主要动力,到最后随着其实留下的只是一些躺在同学录里面的联系人。当然,也有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在毕业典礼的现场,我觉得我大学最大的一个遗憾是没有加入长风话剧社,以致于现在都对话剧有特殊的感情。
大学的第三个年头,我选择了创业。应该说大二结束的时候,在这样一所二流大学里我感受到了极度的迷茫。这种迷茫多年后我总结为未来恐惧症。大学的时光一不小心过了一半,所学的专业貌似和工作技能完全不搭边,不知道学了什么。大学的考试只要沉作应对总会有答案飞来;即使你没有应对好,其实很多学院的成绩完全可以通过代课老师完美的化险为夷。也是那段时间我选择了和高中同学创业。创业的艰辛自不必说。基于各种巧合也认识了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都是不愿意上课的哥们儿),再后来在窝窝团购网工作的时间认识了第一批同事,随着大四开始考研也慢慢的失去了联系,有的甚至记不起名字。
2011年7月15日,被同学举报夜不归宿,学校给予我记过处分。这样一个记过处分也迫使我改变了接下来人生的方向。关于学校的记过处分先放下慢慢谈。事件背景是这样的:大同大学当时地处群村环绕,号称“曹夫楼”学院。“民工式”管理或许是全国二流大学一贯的作风。一个图书馆的保安都敢拎着你拿扣押学位证说事,其他自不必说!当时物电学院电子系的书记用心良苦的和我说:“XX,检讨书建议提上去了,但是处分还是下来了。考研吧!考上研究生就能拿到学位证。”于是从2011年7月25日,距离开考五个半月的时间开始了紧张了考研准备。其实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知道,大同大学除非班级最后三名有拿不到学位证的危险和考试记过处分拿不到学位证以外,其他拿不到的真的是凤毛菱角……
感谢这段紧张的学习时光,让我进入了更高的一个平台学习,也让我在接下来的两年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高校教育。学校的跳蚤市场、毕业论文、毕业聚餐之后,一开始一段豪言壮语的大学生活结束了。
有的人当时想要好好学习实现梦想,到最后没拿到学位证;
有的人想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到最后做了和专业无关的事情;
有的人没有想法并开心的度过了这段时光,或许和那些没读大学的好友只是多了四年的缓休;
有的人从学霸变得沉默,还有人选择了结束生命……
大学里的事情认真想起来的时候真是如数家珍。其实也有一些人选择了从事本专业做的很好;有的人做了相关行业销售做的也不错;有的人延续了二流大学的价值观做了公务员生活的很自豪;很多理科专业的选择了更高平台的读书也是一种选择……
大学里面有遗憾吗?
也许,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当年的某些回忆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但是我想用一年的时间剖开那四年的一些伤疤。
时光荏苒,难得在一个周末的午后细细数落一段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