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都认为,想要提高效率,首先就要保持专注,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常见的时间管理知识也是这么说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的这个研究,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这方面知识大家都应该有些了解,但是里面的具体实验细节,会让我们有新的认知。
在《哈佛商业评论》5月10日的文章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到“想要更有创造力就计划好休息时间段”,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三个研究者,Jackson G.lu,Modupe.Akinola,和Malia.Mason。这篇文章的原始论文发表在《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这个研究说对于创造性任务来说经常切换任务是有效的。
在平常的时间管理知识中,几乎都会教我们做事时要专心,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因为每一次切换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消耗,我们的大脑要重新的熟悉这些任务,思考进入状态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工作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让我们的大脑放松,这样才能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但是,这个研究中任务的切换频率之高,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研究者做了好几个类似的实验,我们挑重点的两个说一下。第一个实验在实验室完成的,研究对象是美国某大学学生和校友,实验的题目是两道英文题。这两道题目并不算难,但即使英语是你的母语,你也需要费一番脑子的。
题目是这样的,给你三个词way、mission、let,然后问你能不能再想到一个词,跟着三个词分别连接、都能组成新词。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sub”,跟前面三个词成“subway”、“submission”、“sublet”三个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验者用这样的题来考验受试者的创造性思维。
像这样的题,一共有两道,每个实验者有4分钟时间,这个实验的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三组,我们叫他们A、B、C组!A组用的是“连续切换”法,也就是第一道题思考30秒、时间一到强制思考第二道题,30秒后再思考第一道题就这样不断地切换。B组用的是“任意切换”,受试者自己安排每道题的思考时间,任意时间切换都可以。C组用的是“中间切换”,就是说,前2分钟思考第一道题,后2分钟思考第二道题。
实验结果你猜是怎么样的,最后“连续切换”组两道题全部做出来的占51.4%,“任意切换”组全部做出来的人为12.5%,“中间切换”组全部做出来人为14.3%。也就是说,以30s为一个单位时间连续切换组的成绩,大大超过另外两组的成绩。
我们常说做事情要一心一意可能并不能说错,但是,在面对某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去其他的地方找答案。一味的卡在问题本身上面,花的时间再多也是浪费,倒不如去别的地方转转,做做其他的事情,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另一个实验,研究者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受试者进行的,两道题共8分钟。第一题,举例砖头的各种用处,第二题,举例牙签的各种用处。受试者被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是“连续切换”组,即说一个砖头的作用,再说一个牙签的作用,再说一个砖头的作用,轮流切换。第二组“任意切换”组,受试者可以自由选择答题的顺序和时间安排,第三组是“中间切换组”即在前四分钟思考第一道题,后四分钟思考第二道题。结果和第一个实验类似,“连续切换”租的成绩最好。
作者总结了这两个实验的特点,特点一.实验在两项同样难度的任务之间切换,不是利用时间换脑子,而是强制利用工作换脑子。特点二.就是切换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不是让你在没思路的时候换问题,而是强迫你换,砖头、牙签,这边想出来一个,马上想另一个。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脑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往往会不经意的进入一个低效状态,实际上你已经没有新想法了,是在原地打转,但是你自己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原地打转。我自己就经常犯这种错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在战略上太重视它,但是具体的小细节又没有重视它,经常陷入解决问题的焦虑当中,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自我提醒的机制,在陷入解决问题焦虑当中时,自己暂时不做这件事,放松一下,或者是做一做其他的工作,想一想其他的问题,可能结果会更好。
也就是说存在一种状态,是你以为你还有思路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思路了。这项研究不是孤立的,研究者提到几个类似的研究,结论都是连续切换最好。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你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相比而言它没有固定的套路,是你在没有路的地方搜索。如果有固定的套路,你执行就可以了,那谈不上创造性。这种思维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神秘,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功,说的高级一点叫“探索”其实就是“搜索”和“摸索”。
对于有创造性的工作,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被打扰一下,做做分心的事儿,比如看看电子邮件、或者是定一个闹钟。而且,仅就创造性思维来说,不停地换思路确实是个好办法,这个地方搜索的差不多了,那就换个地方找。
最后,研究者也表示他们不知道最优化的切换时间是什么,也许跟任务难度有关,但他们猜测,随着思考进行,切换时间应该越来越短!因为,你已经熟悉这两道题了。
如果为了创造性思维,那就应该跟传统时间管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打扰和休息,打扰的频率越高,打扰的方法越被动,对解决问题帮助越大。
很多的事实并不和我们既有的认知相符合,这时,就需要我们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迭代自己。最后,通过不断地践行来提高自己,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