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用心,时间总会让重要的人留下来。
作者:田心,本文原创
01
三毛说过: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我和小佳的友情大概就是这样,纵使岁月流金,经年辗转,但任凭谁也抢不走、拆不散。
我们读研究生时相识,因为性格相似,所以总是结伴而行,比如,在闲暇的下午到公园踏青、到图书馆绞尽脑汁写论文。
离校的前一晚,我俩小酌畅谈至半夜,许下诺言“要做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朋友”。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梦到那个画面,然后或笑着、或哭着醒来。
毕业后,我们在同一座城市打拼,一个在南端、一个在北界,虽然工作繁忙,但我们还是会相约地铁站匆匆见面,隔着车厢里拥挤的人群互报近况,下车前她塞给我从老家带回来的自制辣酱,我叮嘱她工作要开开心心。
后来,我搬到外市,她结婚生子,我们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结婚、一个人在外市而产生隔阂。
我还是会每隔一两个月就去看望她,聊八卦、话家常。我调侃她生娃之后变胖变丑,她告诉我不要着急,时间总会让我遇见那个最对的人。
古希腊诗人荷麦说过: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深以为然。最美好的友情大体是你幸福,我祝福你,你难过,我陪你,从不担心我们会突然走散。
我们共同见证了彼此人生中每一个重要转变,从学生到职场,从单身到结婚,从两个人再到两个家庭,我们的感情只会越发深厚。
02
作家卢思浩说过:
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磁场这回事,一接触就能感觉出来。有些人能和你一见如故,有些人和你永远不会深交。不是不好,只是磁场不合。所以能遇到对味的人,真的挺幸运的,感谢相遇。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筛子,总会筛选出品性相仿、三观相符的人,让你们陪伴彼此一直走下去。
大家都知道陈乔恩和谢娜是要好的闺蜜,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两人早在六年前录制《快乐大本营》时就已相识,但因为陈乔恩属于慢热型,谢娜当时觉得她很难搞,所以两人的关系仅限于“认识”。
直到两人录制《我们来了》节目,渐渐熟悉,才发现原来两人脾气如此相投,于是迅速结为好友。
一次,在机场的拥挤人群中,谢娜一直用手护着陈乔恩的头,暖心举动让人感动。陈乔恩也在微博中写到:“每一次见到你,我就又多爱你一点了”,丝毫不掩饰对谢娜的喜爱之情。
两人在跨年晚会的歌曲演唱中,相拥而泣,让人感叹:原来最好的闺蜜都让彼此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纪伯伦说:
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朋友就像一个灵魂居住在两个身体里,也像一面镜子,时刻映照出对方的模样。
我们能透过眼睛和心读懂彼此,更会在需要时,用手挽起彼此单薄的臂弯。正是因为有朋友的陪伴,我们才有了在黑暗中前行的勇气。
03
周国平说: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
而友情最伟大之处大概就是,即便我们再回不到从前,但我依然由衷地祝福你,因为我们曾经是彼此青春里最要好的朋友。
同事茜茜曾向我哭诉“我大学最好的朋友领结婚证了,可是我连她什么时候恋爱的都不知道。”
茜茜说,她们曾是大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是在心情难过时可以挤睡在一张床上的蜜友。
毕业后,茜茜回到小城,朋友毫不犹豫奔向北上的列车,两人联络渐渐减少。
如今,大学最好的朋友、闺蜜,从恋爱到领证,期间的甜蜜Or争吵,茜茜竟全然不知。曾经的心照不宣,此刻犹如隔座泰山。
结婚证,就像友情的蚂蟥,吸食掉了原本颤颤巍巍的情谊,也击溃了她们友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知乎上有人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和朋友渐行渐远的?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
当我意识到我俩已不再一个人生阶段,只顾自说自话的时候,也意识到她的生命里将有一个更重要的人陪伴她,真心为她开心。
生活用一次次事实告诉我们:要习惯任何人的忽远忽近,也要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
而互相尊重,亲疏随缘,大概就是我们对待友情的最好姿态。
总有些人,会慢慢的淡出你的世界,慢慢的在你的记忆里模糊。但总有些想念,却如丁香一般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久久不散。
04
《七月与安生》电影中,周冬雨和马思纯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闺蜜情,曾触发很多人关于自己闺蜜的回忆。
或许,你和闺蜜也时常有分歧,有争吵,但你们依然彼此分享、彼此依赖。
不管你们现在是否经常见面,那些共同度过的日子、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一定都化为骨血,融进彼此的生命里,伴随着往后的生活。
梁实秋在《谈友谊》一文中写道: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
正因为朋友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没有义务对我们好,所以想要维持一段友情,该是最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
那些用心经营的友情,犹如酿造的珍酒,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香醇浓厚,也更值得回味与珍惜。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对于那些留不住的友人,我们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你只管用心,时间总会让重要的人留下来。
作者简介:田心,80后,一生两个追求,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做有趣的事。惟写作与运动不可辜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