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说他以前最烦什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之类的书(这胖子也是够了),结果因为看《无价》解决了他课程设置的问题,从此津津有味读起了经管类书籍。
这就是目前最常见的学习例子:学以致用。
马东说很多书他都是不读完的,而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输出,为什么?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提出的成人学习:片段式学习。
你会说这两个人早期已经搭建好了知识体系,再放什么进去也是快于常人,所以随便他们怎么玩儿,借鉴意义不大,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功利的、碎片的是不可取的。
这就是在给自己制造困难!很多人太把书本神圣化了,它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渠道,听书,参加讲座,实践都是,而唯独对于书他们不敢亵渎,因此有的人不敢画,不敢折页,也不敢撕。
李敖是怎么用书的?每本书买两本,看到喜欢的就撕下来贴到笔记本中,万一这页反面也想贴怎么办?就撕第二本!
为了获得知识做真正的努力,在乎的不是形式。
系统化就比碎片化厉害?
它们应该是互补关系。越来越流行的20小时定律,别管是否真能学会一种技术,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快,快,快。通过碎片先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决定是否再进行系统化学习,可以节省时间。一本书是能够被看完的,但作者的思想是延绵不断的,这一本也只是作者思想的碎片而已,高大上的系统化没那么容易建立,在很多领域也没有必要去建立。
冯唐看《金字塔原理》,嗨,这不就是总分总那一套么,为什么作者能写成一本,讲清楚来龙去脉,所谓专家也许就是多知道了那一点点,而这一点的深刻造就了不同,有助于帮助知识转化成技能,从而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很多顶尖大师都是一通百通,这就是功利学习不可取的一个方面。
但这也涉及到学习目的:在这个领域你到底想走多远?能用就行,成为核心竞争力,超越大多数人,还是顶尖高手?通过学习创造出一套理论指导他人学习,和学习理论并应用到生活中是两个层次,我们多数都是后者。比如做网站运营的,对心理学感兴趣,不见得要在这方面系统学习,大多数时候浅尝辄止就能够满足跨界应用需求。
以前我爱看闲书,喝着咖啡悠哉悠哉地说:读书就是为了开心,享受这个过程,结果闲书看多了发现自己有趣有余,有用不足,于是开始“功利”的看书。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或者说有用还是没用,没有绝对划分,只是阶段不同,需求不同,看书这件事是很个性化的,很多人去争议方法的对错,没有必要。也许是自从有了两个娃,深感责任重大,要先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娃负责,于是洗心革面开始学起来。
怎么让碎片化学习发挥最大价值?
以前书比较少,作家们爱精读,反复揣摩一本好书,反复引用和获得灵感,妙处就是反复用这件事。我们现在贪多贪新,结果浮躁带来了肤浅,很多人抨击讲拆书帮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怀疑它在助长不求甚解,其实我们可以从有利的一面去看,一个方法好不好全在用的人。在我看来它是在倡导既看之则用之,最大化片段式阅读的价值。如果能通过这个方式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并有所改变,不是很有意义吗?用20%的内容发挥80%的价值就够了。“不妨回忆一下,近年来你彻底读完的一本书,是不是对你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未必。
参加培训和看书有什么不同,在电影院看电影和在家看有什么不同,核心内容几乎相同,多了些什么呢?培训有即学即练和现场反馈,这说明学习或娱乐的形式也极其重要。拆书是想把单纯的阅读变为一种反馈教学。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他试图造出SOP,体验、反思、实践,实际上有时把简单的事变成复杂的理论会形成门槛,降低开始行动的概率。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这个方法:举一反三。
我们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
“精神训练法,简单说就是在大脑中过一遍。脑科学家说:大脑在思考时和实际运动时的神经模式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仅仅是肌肉是否参与了运动。在头脑中思考某个事情时,效果就像这件事实际发生了一样。”
看到这一段,A会想:是这样啊。
擅长举一反三的B会想:怪不得冥想有作用,明天我可以试着想象在海边让自己放松下。看来举一反三学习是很有道理的,我以后把书中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想象一下,就相当于又体验了一遍,记忆会更深刻,现在就尝试一下。
大多数人都是A(初级学习者),特点就是:一直在同意,却失去了自己。最擅长的事就是被别人代言。“倾向于把书本当作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所呈现的材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影响和被影响,说服和被说服,引起共鸣和被共鸣的区别。
作者一直强调这是成人学习方法,事实上为什么不从小学开始进行这样的读书活动?现在的孩子生来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多的选择会催生出更迷茫的一代,课本里收录的所谓经典恐怕有些已经过时,每周让孩子选择一本书来分享,联系生活实际,而不仅仅是作者说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就是这么多年我只记得背影和我与地坛的原因,每一个平凡的父亲母亲远远比鲁迅更能让我感动。
我从来不认为碎片化学习是坏事,你连碎片时间都在学习,太上进了啊。
看到什么都能联系到自己,不是自恋,你是联想力爆棚啊。
用碎片时间做做联想式白日梦,简直就是高效学习达人啊。
别嫌举一反三太老土,没事看看成语,能把复杂的智慧总结成四个字,乃我们中华民族最厉害的哲学。
别把时间都花在找方法上,先读上10页,然后想想哪些可以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这10页比读100页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