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重新出发
周六上午我参加了入职以来的第一次青年教师培训,短短的一个上午的学习,却让我思考良多!
从年龄上说,我已经快走出青年教师的行列了,虽然在入职前已经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积累了七年的经验,但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回荡,你不是有七年的教学经验,而是一年的经验用了七年,这样的教学只是在单调的重复,自我的成长却始终裹步不前!究其原因,就是我在教学的舒适区呆了太久,已经忘记了自我的提升!
这次的培训,赵主任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做了详细的规划,一系列的任务虽然繁琐,但无不是在督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孙海英老师做的《做最好的自己》的报告深深触动了我,孙老师从事教学短短三年就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她的拼搏、努力,为之付出的艰辛让人动容,这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我真的应该走出舒适区,用研究的、创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学语文,让自己的经验归零,重新出发了!
对于以后的成长,我有几点思考:
1、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作为一名老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在教学中我除了驾驭教材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经典题型,做中考题,并研究试题结构,出题规律,把考点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学练结合”。
认真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杜主任在培训时与我们的互动提到了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而我对这一理论的了解还停留在考试阶段,缺乏深刻的认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2、做个有心人,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只要长期坚持,从细微入手,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惊人的质的飞跃!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走出舒适区要经历痛苦的蜕变,但我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我会充满激情地奋斗、开拓、进取,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