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选题
我们身边的友谊关系,由原来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点赞之交,最后相忘于江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这种选题的受众很广,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02结构
这篇文章采用了递进性结构,层层剖析昔日朋友不再联系的原因,让读者的思绪由一开始的感伤,到感悟,最后升华为感恩的转变。
开篇以一个提问引入。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经历:一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再无联系再未相见。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是忙碌让我们渐行渐远,也许是距离让我们四散天涯,也许是差距让我们不再无话不谈……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很多友情,被工作和生活挤到角落,封尘落灰。”
这个提问直击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共鸣,思绪万千。想着我们昔日的同学,曾经的无话不说的闺蜜或兄弟,如今都不再联系了。不由得有点感伤起来。
中间一步步阐述造成这个“失友”现象的原因,分5个小节进行详细论述。
1, 友情成于时空,也败于时空。
“曾经,时间和空间的撮合,让我们共享了一段结伴的愉快旅程,到了分岔路口的时候,你说要去海里看鲸,我说要去林间看鹿,于是就此分道扬镳。
但我们并不是一夕之间陌生的,刚开始,我们还保持着联系,你给我看看鲸的照片,我和你说说鹿的样貌。但在不再参与彼此的生活之后,话题的开启渐渐变得困难,从前的默契渐渐不再。”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友情变谈的原因之一。读者对比自己的经历,感同深受,跟着作者思路的一步一步往下走。
2,身份的转变导致关系变淡
“虽然有些直接,但还是要承认,好友间关系变淡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资源、地位、见识差距变大,你的苦闷他无法理解,他的彷徨对你而言,又可能是某种变相的炫耀。”
的确,我们毕业后的同学聚会,因为收入及社会地位的不同,感觉友谊有点变味了。
3,旧的朋友不再联系,新朋友未有补给,朋友越来越少。
“毕业工作后,认识新朋友这件事好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交际圈也很难在工作外有所拓展。同事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玩,但真要成为特别好的知心朋友,似乎不容易。”
一语道出广大职场读者的心声,同事之间存于利益关系,不像我们以前同窗苦读,大家都为了同一个梦想而要一起的那种纯结的友谊关系。职场如战场,交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4,价值观的转变
“失去一个朋友,除了因为生活轨迹的差异,也许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那就是:对方不再是你认可的那个人了”
是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曾经的我们因为同一梦想而走到了一起,慢慢的我们因为身份的转化,价值观也变了,大家就渐行渐远。
5,友谊的标准由相近性到相似性的转变
前面讲的都是从感性上分析朋友疏远的原因,这一节中上升到理性层面来分析。通过引用心理学家的话“18-25岁是所谓的“成年初期”,这个年龄段主要“解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我们需要朋友带来的亲密关系,以克服内心的孤独、迷茫和不确定感,冲开人生的一道道关卡。通过成年中期的友情,不再需要时刻相伴,关系被定义为:知道他在那里。”
结尾对主题有个升华,真正的朋友其实从来没有走散,而是已经陪伴了我们很久,还将陪伴我们更久。应了古人说的那句“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
读罢,我们释怀了。我们由原来的感伤友谊的离去,到感悟人生的别离,进而感恩身边人的陪伴。
03素材
全文的素材算不上丰富,但是金句连篇,文字优美,让读者读起来舒服,感同深受,直达内心的感觉。
比如:“我越来越觉得,要从同路者中寻找朋友,而不是硬拽着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岔口,温柔道别就好,过年时发一句“新年吉祥”,也好过两个人口不对心地把酒话桑麻。”
“也许,我们并没有“失去朋友”,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维系友情,更成熟地面对人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EVrYONuj3iypiOb4qw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