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三】 天下事理皆源于心吗?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刘宗周云:“至善本在吾心,赖先生恢复。”(《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二上。又见《明儒学案》卷+,页十三上)
三轮执斋云:“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是等言皆陆象山语。”
捷案:日本学者多沿三轮语。陆《与李宰第二书》(《象山全集》[《四部备要》本』卷十一,页六上)云:“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然心外之事云云,查不见《象山全集》。象山《与曾宅之书>云:“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卷一,页三上)《杂说》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均卷二十二,页五上)《语录》云:“道外无事,事外无道。”(卷三十四,页一上)“此心此理,万世一揆kuí)。”(卷三十四,页八.上)下面第三十二条云:“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又阳明《书诸阳卷》 (甲申[一五二四』)云:”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全书》卷八,页十一上)
[译文]
徐爱问:“世上有万事万物的道理,而只在心里去追求至善的境界,恐怕难以去探究完吧?”先生说:“心即理,难道天下有什么事物和道理是在人心之外的吗?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亲的孝道,辅佐君王的忠心,结交朋友的诚信,治理百姓的仁义等等,这当中有很多的道理存在,恐怕也不能不去考察的。”先生慨叹说:“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因为此种说法蒙蔽人们很长时间了。姑且就你问的这些来说,侍奉父亲,不能从你父亲身上找个孝的理;辅助君王,不能从君主身上找个忠的理;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也不能从朋友或者百姓的身体上探寻到信和仁的道理。这些孝、忠、信、仁的道理都只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说心就是理。人心没有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界增添分毫。这种内心纯粹的天理,表现在侍奉父亲上便是孝道,表现在辅佐君王上便是忠,表现在交友、治民上便是信和仁。只要在内心下功夫摒除私欲、存养天理就行了。”
徐爱说:“听了先生的教诲,我已经觉得有些明白了。但是以前的观点萦绕在心中,还有没能释然的地方。譬如说侍奉父亲这件事,其间冬温夏凊,晨昏定省等等许多细节,这些都不需要讲求吗?”
先生说:“怎么不讲求呢?只是有个主次,就是先要摒除私欲,存养天理,然后在这上面去讲求。就比如讲求父母冬天暖和,不过是要尽一尽自己单纯的孝心,唯恐有点滴的私心杂念存在其中;为的只是讲求这份心而已。自己的心如果没有任何私欲,纯属天理,是一颗虔诚孝敬的心,那到了自然会冬天记挂父母的寒冷,夏天记挂父母的暑热,也就自然会讲求“冬温”、“夏凊(qìng)”的道理。这些具体的事情,都是人那颗虔诚、孝敬的心发出来。只有存养这颗虔诚孝顺的心,然后才有具体的事发生;以树木作比喻,虔诚孝顺的心是树根,具体的事情就是树的枝叶。绝对不是先找到枝叶,然后才去种树根,而必须是先有树根然后有枝叶。《礼记》有言:‘深爱父母的孝子,对待双亲一定很和气;有和气的态度,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了愉悦的气色,人就会有美好的表情了。’所以有一颗深爱的心做树根,就自然而然会有“冬温”、“夏凊”等一系列细节了。”
释疑:
一:以即为非
以常人的认知理解“心即理”,并非在说心就是理,“即”字并非“是”字义,可理解为心包含着理的意思。更确切的,应该是说心非理,然理亦不出其心。此处亦与上节谈及“是止非止”之止论相通也。这里“心即理”,心是人心,理是天理。人心虽非天理,而天理自在人心。因人皆有一己之私,故天无相见永日。人心精一是道心,亦即是天理。人心有异是人欲,即非天理。然人心之本体至善。至善无善既是天理良知。故人心自然循理向善。人心即凡心。道心即圣心。然道心、人心同为一心。之所以说个“即”字,是因为人心有向天理“自然靠近”的本知本能,此即是良知良能。“自然靠近”即是致良知,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致良知,就是因为心之本体,或曰良知与天理本来就是一个,却因人欲有无而异同,故有去了人欲即是天理一说。
“心即理”是心学的基础。其知行合一,致良知都源于此论。没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学心学,对于“心即理”的体悟,要在了了分明;同时“心即理”又是本来存在的究竟之说。因为心即理即是如前所述,人皆有私。然亦有向善循理的本能。人欲既去,天理当循,自然而然。此循天理即存天理,之所以也用个“即”字,是在说。存天理才好循天理,循天理自可存天理。天理既循,真心昭然,圣凡相印,大道流行,至善止矣!故以心学是导人明心见性,觉悟大道之学。
却说为何心学善教人循理辨物,却还会有许多无明之辩,令人徒增烦恼?其实,首先此亦是心学发用,妙之所在,所谓明于无明处,烦恼即菩提;再者,天下圣凡体一而用二,根本唯一,此是天理。圣凡流转,无有断续,无有终始。此外,凡圣亦可以功夫本体论之。仍以“心即理”释之,以即非是者,凡见也,在于功夫。比如吾等为学,学以立必为圣人之志,下学而上达,要在做致良知的功夫。以即为是者,即是圣见,即是本体见。比如象山先生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这里“圣人同心”就是从本体上说的。当我们通过致良知,达到功夫本体贯通,即所谓一悟本体既是功夫。功夫本体一贯亦即夫子之道也。此外“心即理”之即兼有变化义,若即若离,在乎一心。如前所述,心虽非理,然理却未出心之外。天地万物,人情物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尽皆一心一理,是之谓“道一”也,道一非一,一万万一。嗟夫!孟德《观沧海》之叹:“日月之行,莫出其中,星汉灿烂,莫出其里”其此之谓乎!
二:以即为是
如上所说,以即为是,“心即理”本心就是天理,一目了然,除却人心,不见天理,不见万物,不见你我.……不见一切,通天之理,无外心生!真心本心即天理,真心无私,自然普天同适,天理良心,人人本具,只是私欲间隔了。
“此心”是心之本体,它就是“天理”,它就是“至善”;他们之间要画等号,这样在我们的接受上更明晰、更坚定。
这个灵明发窍处,就是万物一体的相通处。要切实去体悟。谈心即理离不开万物一体之仁,“仁”才是关键点。没有仁,容易变成一己之私。修习心学的人,脱离了儒家核心思想“仁”,后期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逐步趋于佛道,进入枯禅,二是变得狂傲,以自我为中心。
孝、忠的道理都存在于人的心中,这个心就好像树木的根一样,是为人的根本。
一切皆在内心,对父母有深爱之心,自然和颜悦色;对爱人有真爱之心,必然温情惬意;对工作有热爱之心,必然兢兢业业;对同事有关爱之心,必然鼎力相助。
所以,仁爱只要发于本心,便会在行为上体现。仁爱是装不出来的,假如没有心底的那份真诚,即使一切行为合乎礼仪规范,别人也会感觉出来,自己也觉得难受。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我们学心学,是从心出发,你学到多少也是看你的心有多大、需求有多大,所以“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善,无心外之学”,就算是帝王事业也是从心头做。
以深爱为根,是这一大长篇的亮点。任何宗教、任何高尚的思想体系,都强调以深爱作根。“万物一体之仁”就是以深爱作根。
佛教说“相由心生”,就是看你内心里面的意念。像猫狗,你想打它,你还没打呢,你带着那个劲儿往它跟前一走,它“嗖”一下就跑了,这是它对整体气场的反应。《论语》里面问孝,孔子说“色难”,就说你给老人吃、给老人喝,说驴马也能得到这种食料上的保证,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态度。“婉容、愉色、和气”都是态度,文化最家常的一个定义就是态度。文化落实到全民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心态,而心态表现为肢体的东西就是态度。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12日
附注:
(l)“心即理也”,为先生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之一。先生说:“心一而已,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传习录》中,第133条;以下注中条数皆指《传习录》而言,不再注明卷别)”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第170条)“心即理也”就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理的主宰处即心,心的条理处即理。他反对朱熹“析心与理而为二”,“外心以求理”。
①定省。《礼记·曲礼》卷上,第十节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凉),昏定(安)而朝省(视)。”。
陈潞注曰:“温以御其寒,清以致其凉,定其衽席,省其安否。”衽席,卧席。
②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婉容。语出《礼记·祭义篇》第十四节。
③万世一揆: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