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汩汩流动的清泉、热情好客的人们,亦或是拥挤的马路?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19年,却从来没有特意去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我的心中有了答案。
还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面临艰难的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济南。因为这里是一个让我有归属感的地方,一座让我留恋的城池。迈进大学的校门,接触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越发觉得我与济南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结。
今天,参加了基爱组织的“老济南寻宝”老城定向服务挑战,受益匪浅。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步履匆匆。这次难得放慢脚步,去慢慢体味老济南的文化。芙蓉街、王府池子、曲水亭街,这些地方我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可这一次,却让我耳目一新,有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感受。
分好小组,领取装备,我们就此出发。第一站,我们去往张家大院。与芙蓉街的商业化对比,这里简直是一片净土。古色古香的牌匾、遍布的绿植、砖瓦砌成的房子、古铜色的圆柱,古色古香的宅子俨然是古装剧里的模样。
第二站,我们去往腾蛟泉,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泉眼。负责讲解的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它的历史渊源。腾蛟泉、起凤桥、马市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故事。看到讲解的爷爷年龄虽大,却仍然精神矍铄,讲起典故来神采飞扬,不由得想起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年华逝去,容颜不负,唯有充实的灵魂与你永在。
第三站,我们去往鲁绣斋。从未想到,一排不起眼的小房子里还藏匿着这样一个小宅子。我们惊叹于鲁绣的精美,也因这项记忆的即将失传感到痛心。鲁绣的制作过程枯燥、耗时长,效率低。在城市化的今天,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守护一项传统工艺。张阿姨说,只要来学,一定教。这其中,有多少的苦涩与无奈。希望我们的传统工艺能够得到真正的重视,守护住这座城市的精神根基。
第四站,我们去往一户住宅。踏过高高的门槛,进入院内,首先看到一口泉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在这里,时间好像慢下来了,眼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进入屋内,更是别有一番天地。纸墨笔砚、古琴,书香之气肆意。屋内的房梁还是最原始的,给人一种轻松自在之感。真羡慕住在这里的人,把生活活成了诗。
最后我们去往民俗纪念馆。展台里摆放的物件有着历史的厚重,让人沉醉。走在其中,感受着先辈们的智慧,每一个物件,每一条规矩,都是有温度的,都有其独特的内涵所在。
我想,济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它的文化吧!一座蕴含着厚重文化底蕴的老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已植根于每个人的身上。保育传统文化,就是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愿这份文化的血脉能够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