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你有恩,你要记得。你对别人有恩,那就忘记。——大栗致自己
《思考的技术》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东方的彼得·德鲁克。
一、事实胜于雄辩
《思考的技术》中提到日本公司,有一种“同质化”的性格。每个人都不愿意做“出头鸟”。他们习惯了人云亦云,看似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实则伤害了整体的利益。他们或者忽视了事实本身的状况,作出错误的判断。
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以为自己抓住了本质,其实是被外界的干预、固有的经验或者别人的劝说所误导。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你自己一旦缺少判断,或者立场不坚定,就会被带入沟里。我发现麦肯锡人就不会在这方面犯错误。他们会以事实为基础,来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事实能够弥补团队成员内在的直觉缺乏,其次,事实会在客户与麦肯锡公司之间架起一座可信度鸿沟的桥梁。
事实才是根本指导性原则。
二、遇到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
《菊与刀》这本书中提到日本人有很强烈的报恩文化。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天平能够在欠恩和报恩之间保持平衡,否则他们会很纠结。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甚至有一条法律规定:“遇到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就是出于这种报恩文化的影响,避免因为帮忙而让人陷入必须报恩的负担之中。而一旦日本人决定报恩,就几乎是毫无原则的。
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的时候,把“忠”作为最高价值,所以,日本人报答天皇的恩情那可是毫无原则的。因此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更新换代无数次。但日本却几千年来万世一系,天皇从来就没有被推翻过,全是他们家在统治日本,就是这种不加反思的报恩思想导致的结果。
三、日本人的耻感文化
我们一般在做错一件事情之后,不论别人是否知道,西方人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并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赎罪,这是罪感文化的表现。但是耻感文化就不一样,这种并不讲究一件事本身的是非,而是看重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也就是说,如果别人不来拿这件事羞辱你,就可以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而不会自己主动的忏悔和赎罪。所以,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他们想的可能是极力先掩饰和否定,避免让别人知道。日本人对于名誉极度珍惜,正是因为这种非常敏感的耻感文化,才会为了一点名誉的受辱而选择自杀,用这种方式挽回名誉。
所以世界二战以后,德国很快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日本拒不承认。
日本人的道德观念里没有善恶之分。日本人把履行义务规定为人生的最高任务。所以,一旦有所需要,他们可以随时放弃所有肉体的享乐,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总结:不以主观臆断轻易下结论,也不要随便受他人思想影响。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日本人对国家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善恶在日本人那里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