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真正的自律
近期,一个提问在知乎上上了热搜,问题是:“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
提问者是一个大学生,开学两个月,上课总是玩手机,不能投入学习,平常也看励志鸡汤文,也曾决定以后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能坚持下去。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用心学习,自己无比焦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在知乎发起了请教。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自律?因为只有清楚了自律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自律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例如:每天按时起床,按时跑步,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认真练题,认真复习。
空闲下来,能读书,能学习,能克制住不刷手机。
自律,其实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变成一道耀眼光,然后照亮人生的路。
而实现自律的前提是,一定要引导孩子主动,让他发自内心的想自律。
因为主动才会有效率,才会认真,才能用心,才能长久。
被动做事,往往都不情愿,不想做,心里只想快点结束,快点完成任务。这样孩子肯定会三心二意,没有效果。
所以,真正的自律,一定是孩子自己打心底喜欢的,内心主动的自律。
2
影响自律的因素
影响自律的因素从内外来分,有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自身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需求、个人素养。
第一;学习态度影响自律。
学习态度主要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学习初期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学习干预太多,就会导孩子在学习过程往往比较被动。你让学,我就学,你不监督我,我就赶紧偷懒。
一但孩子有这种心理,他们往往就不会去自主的学习,并且还会把学习当成负担,等孩子长大后,他们也就不会去自律。
可是如果管的松懈,会更容易使孩子不学习,这样就更没有自律可言。
所以,要想让孩子以后能够主动自律,就必须在孩子的学习态度上进行适当引导,让孩子的学习从被动的过程变成主动的过程,孩子只有主动地去学习,以后才会更容易养成自律的习惯。
第二:学习习惯影响自律。
学习习惯,指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行为习惯。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那么孩子的学习就会低效无用。
比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总是胡思乱想,总是跑神,总是不能集中精力,那这样的学习习惯就非常不好。最后孩子不但写作业慢,而且在学习中也会很吃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受家庭影响比较大,比如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一旁看电视,玩手机,聊天,或者让孩子帮忙干这干那,以为这样会让孩子懂事,其实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在最后耽误了孩子。
其实孩子学习的初期都是很专注的,但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往往注意不到这样的小细节,于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一会跑到电视上,一会跑到手机上,一会又要帮你们拿东西。
次数多了,孩子在学习时的时候,就会不自然的注意周身的事物,慢慢的,学习的专注性就会越来越差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一但在孩子幼时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那么孩子到以后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会太过专注。
而做事不能专注,那自律又如何保证?
第三:心理需求影响自律。
现在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孩子在生活方面的物质获得也越来越容易,常常是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求必应。而许多父母在这个时候,又不能对孩子在思想观念上,加以正确的引导,结果导致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出现一种错误的思想,那就是学习不再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
例如:反正家里不缺钱,我学习那么好干什么?
反正有父母养我,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
父母不也中学毕业,不照样有钱,我怕什么?
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把学习当回事,他们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行动上不肯下功夫。
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去主动克制,自己想要玩耍的心?
不能克制玩耍,那自然也就不会主动自律。
第四:个人素养影响自律。
个人素养指的是孩子的道德修养。
比如孩子出门在外,言行举止是否得体,举手投足是否风范。
这些,都是一个孩子的个人素养的体现。
如果孩子个人素养较好,那么他说话就令人舒服,做事就会令人放心。
他自身,便会时常会严于律己,以保证自己的一身正气。
这样的孩子,哪还会有不自律的。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做人。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一、家庭环境。
前文已经讲过,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心理需求及个人素养从而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自律。
但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孩子后期是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导进行纠正弥补的。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家庭当中父母的自律程度。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以身作则。
比如父母是否每天按时早起。
父母是否经常打扫家里卫生。
父母平时是否谨言慎行,讲究礼貌。
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个人成长。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家长是什么样,往往孩子就什么样。
我们平时聊天当中,也常常说,你看这孩子嘴真甜,像他妈妈一样;你看这孩子也不喜欢说话,像他爸爸一样;你看这孩子邋遢的,跟她家人一个样。
所以,要想孩子能主动的自律,父母平日里也得以身作则,做好示范,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孩子,这样,孩子以后才会有一个好的自律习惯。
二、学校环境。
我在《为什么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优秀?》中提到过,孩子在学校内所享受到的资源与环境,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例如,班级里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占有更多的教师资源,因为老师喜欢好学生,所以对好学生关注度相对较大。
其次,学习好的学生学习环境也相对更好,因为学生挑选座位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习好的学生有优先权。
最后是交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学生身边也是好学生。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竞争,有了促进,以至于最后他们会越来越好。
所以,有一部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平的因素,会导致他自在心里上产生落差,焦虑,不公平,挫败感,孤独感,等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而这些情绪,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孩子越焦虑,就越是会学习不好,而越是学习不好,那么落差又会更大。
于是,孩子最后就会不想学,厌学,抵触学,因为他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不能获得满足感,最后也就不会有动力去学习。
而放弃学习的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律。
[if !supportLists]三、[endif]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影响自律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上的技术产品。
例如:手机、电脑、游戏、电视。
这些技术产品上往往存在一些诱惑内容,比如小说、游戏、视频等等,这些内容对孩子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孩子一但沉迷其中,就会耽误学习。
因为时间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每个孩子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
倘若自己孩子玩手机,用了三小时,那么孩子学习就少了三小时,而如果别人家的孩子在这时候学习了三小时,那么两个孩子的差距就是3+3=6小时。
还有在平时,咱家长自己有时刷起手机,都克制不住停不下来,就更别说还正在成长中孩子了。
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沉迷其中,那他肯定就会不管不顾,就会减少学习时间,就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并且因为想玩游戏和看小说,以后做起事来也都会拖延。
成绩下滑影响态度,做事拖延影响行为,一但孩子沉迷于此,那自律就只能是天方夜谭了。因为技术产品的诱惑,会令人上瘾。
3
做到真正的自律
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明白了,真正的自律就是打心底喜欢,从内心主动。
我们也知道了,影响自律的因素有自身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心理需求、个人素养;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对于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家长应首先从社会环境上着手,一定要把好这一关,绝对不能让孩子受这方面的影响。
因为游戏和小说会导致孩子在这上面上瘾,而一但上瘾,那就像烟瘾、毒瘾一样,再也难以戒除。
其次,家长应该从个人素养与家庭环境着手,因为这两方面,家长可以凭借自身的一个言行举止和日常的生活习惯从侧面影响孩子。这不需要过多的经验和专业方法,也不需要父母有多么好的物质条件,只需要家长做好自己,那在日后就一定能对孩子有较好影响与帮助。
而孩子如果有了较高个人素养与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日后必定可以成功。
因为前期,可能有些家长在物质条件方面有限,自己不能给到孩子良好的教育,导致孩子只能靠自己一个人苦学。
比如,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孩子自己不会解决,而父母又没能力帮助,最后造成孩子在学习上会落后于人。
不过,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只要孩子有上进心,有较好的个人素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好人,正直的人,那么孩子总有一天,会成就自己理想。
因为对于好人,也许成功会迟到,但它决不会缺席。
最后,对于那些自身优秀,物质条件也优秀的家长,我们可以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加以正确的引导,并且可以通过在课外给孩子请专门的辅导老师,对孩子的不足进行辅导与修正。
那么孩子,就没有理由不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想要使孩子做到真正的自律,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究竟什么是自律。影响自律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如何侧重。这样,才能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孩子做到真正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