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领导推荐,我大概不会翻开这本书——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离我很远的世界。
而正因为距离遥远,阅读时我常常会感觉到震撼。原来,那些女孩,过着这样的生活。
作者是美籍华人,在纽约郊区长大,是班上唯一的华裔,总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警察随时会将她赶走。长大后,这种恐惧感不再,但疏离感依然。
大学毕业后,她为新闻事业奔波于一个个城市,但从本心讲,她并不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她喜欢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知道去哪个摊子吃饭,摸熟小街小巷,有固定的路线,过惯常的日子。
因为这些感受,她将视线投向中国的农民工。后来,她发觉,自己与所写的那些女孩有那么深的联系——她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她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但也更理解那种全新开始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是的,在她的笔下,这些打工女孩并不是全然的惨淡。正如作者所说:
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
是自尊,而不是恐惧,让他们留在城市。走出家乡并留在外面——出去,就是改变你的命运。
新一代的打工女孩,一直在努力奋斗向上。即便工厂的生活辛苦枯燥,她们依然会花钱花时间在外面学习文秘、电脑甚至英语,她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上升的机会,哪怕是伪造证件和工作经历。
记得有一期「罗辑思维」,在讲到印度是否会超过中国时,罗胖说,短期内不会。因为印度还在实行种姓制度和歧视女性,而中国广大农村女性都已成为女工,加入到全球化生产的链条中。这种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赶上的。
无论身处哪种阶级,积极向上的人生,总是令人动容。尽管她们努力的方式看起来很荒谬,但那种挣扎着前行的身影,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勤劳勇敢的集体记忆。
作为纪实文学,这本书就像一部纪录片,冷静客观地描述着作者的所见所闻,带我们走近那个几乎完全不曾接触的群体,了解她们的生活以及她们的所思所感。
于我而言,这本书还有另一个震撼——作者跟着她书中写到的一位女孩春节回老家,那个村庄,正隶属于我成长的小城。在书中赫然看到小城名字的时候,我惊呆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滨小城,就这样静静地出现在书中。
然后,我默默地看着一个美籍华人如何描述我的家乡。虽然大部分笔墨都在写我并不熟悉的乡村生活,但我可以想象,高中时的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曾经过着那样的生活。
在返回东莞的火车上,打工女孩告诉作者,家附近的那个小城是如何乏善可陈。当东莞那些工厂开始出现在车窗外的时候,她说,「家里是好,但只能待几天。」
读到这里,我想起刚到广州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流泪。那时也曾抱怨,我的家乡,为什么不能像大城市这么发达,不能像大城市一样有那么多机会呢?否则我也不用背井离乡,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苦苦挣扎。
所以,和作者一样,我理解这些打工女孩,驱动她们远离家乡,忍受枯燥辛劳的工厂生活的力量,并非贫穷,而是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要阶层之间还能流动,还有上升的空间,生活就会有希望,国家就会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