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逆袭的迷茫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企业内部一般管理岗位的招聘面试。面试人员有来自基层岗位上出色的班长、专业对口的大学生、玲珑八面的业务能手、多才多艺的文化骨干……
透过他们祈盼的眼神、激昂的表情和无奈的微笑,我竟然有种错觉:分明是他们在审视我们:审视着我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主考官水平究竟比他们高多少?审视着这个企业究竟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他们为之“奋斗”以及奋斗多久?审视着即使他们能够在企业内部成功完成工人与管理之间的穿越,企业会在什么情况下把他无情抛弃?……
我不禁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会放弃喜欢的专业、放弃引以为豪的特长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甘愿拚命来挤一条狭窄无比而且前路漫漫的不归路呢?究其原因大概有四:
一是管岗收入高,谁都别说自己为了理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先解决马斯洛需求的最底层温饱问题再谈生活质量;
二是管岗同时也意味着权利,他可以把自己的任务无缝摊派给最底层的工人兄弟,如果有谁敢牙蹦半个“不”字,管保叫他月底奖金最低也得少个三头二百的,至于具体扣多少全看“老娘”我的心情;
三是管岗意味着与逆袭路上的诸位“贵人”零距离交锋,没准就能找到欣赏自己的“伯乐”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既然同样是每天八小时上班,干嘛不给自己找个既轻松又挣钱多的岗位呢?反正在最底层就意味着头上始终悬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屠刀,如果不“放手一搏”,没准哪天无意中得罪了哪位大神,早晚也会像骆驼祥子那样连个自己的人力车都捞不着?应了那句老话:我一个光脚的难道还怕那些穿鞋的“老爷”们“雨天大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幸!
身为凡夫俗子,怎样才能练就一双慧眼,来摆脱新寒武纪中的魔咒,打造一个会七十二般变化的“斜杠自己”呢?
02新寒武纪来临
众所周知人类正在经历以智能机器、平台(Platform)和大众(Crowd)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革命分别是实现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由移动不同的是,这一次将是以实现意义的自由移动或者说是以“心有灵犀”为目的的革命。有人戏谑的称之为“新寒武纪”时代,并且预言在新寒武纪里,百分之九十的人将成为无用之人。
无论我们接受与否,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淘宝京东以及哈罗单车了,当以抵触科技闻名的阿米什人有了自己的“阿米什网站”的时候,互联网已经像空气那样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了。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捕捉智能机器、平台(Platform)和大众(Crowd)们那虚无缥缈的“神”呢?
在新寒武纪里,面对这些不再甘心和我们平起平坐的智能机器时,我们又该怎样结束昨日的战争,重新找到未来战场上必胜的法宝呢?
03打造斜杠自己
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个“意义稀薄”的历史阶段,为了不让迈着猫步的“灵长类机器”彻底主宰地球,为了摆脱以指数级进化的阿尔法狗们给人类下的蛊,我们必须敢于结束昨日的战争,吸取李世石的教训,努力找到人工智能的软肋,找到隐秘的逆袭点和平衡点。认清楚人类对需求真实的内外锁定是永远不变的。并且努力训练自己“心有灵犀”的能力:比如能够分分钟打动别人内心的设计感、与家人共进烛光晚餐的意义感、寓教于乐的娱乐感,再比如用想像的方式展现人性的故事力、给人一种氧气充足的共情力、能解万众种风情的交响力。尽力做一个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像饕餮那样使劲吃,争取储存最大限度的能量为即将到来的“寒武纪”做好准备。
我们或者还可以听一听何帆老师给出的建议:一是做超级李世石们,争取在与机器的智力赛跑中完胜;二是有自知之明,与智能机器和平共处;三是做一个能讲故事的人,因为人类是一个天生爱听故事的物种;四是做一个彻底远离技术的人。比如保姆或者像白毛女一样隐居山林。
最后再借鉴一下《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Marci Alboher)在《不能只打一份工》(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书中斜杠青年(Slash)的理念,努力探索我们在工作、生活以及个人爱好之间的平衡状态,拼尽全力将自己打造成类似瑞士军刀型的“斜杠自己”。
或许只有这样在“灵长类机器”迈着猫步向我们走来的新寒武纪中,在这场极端不对称的战争中我们才有几分胜算。
04知行合一 与飓风共舞
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光说不练”。
就拿我来说吧喜欢写东西,但是总给自己动不了笔找了许多借口,比如:没时间、没灵感、没方法......两个月前,我决定不再想东想西的,先干起来再说:公众号、投稿、简书等等先尝试一番,写不好还写不坏吗?别说这种用具体行动来倒过来整合自己脑子里面千奇百怪的想法的办法还真管用。到今天为止已经陆续写了两万多字了,投稿被拒之后呢,就先自己鼓励自己一番,然后再研究一下名家名篇,看看差距究竟在哪?哪怕每天收获一点点呢,也比原地踏步要强吧?因为再完美的计划与现实短兵相接也会漏洞百出,不如先行动起来再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
回到开头的例子,如果我是应聘管岗的那个人,我会全面了解这个行业以及我所在的单位,是不是正在明显的走下坡路,如果明知道大厦将倾,我会放下各种感情的、利益的不舍,努力克服人性深处的重大缺陷“损失厌恶”也就是指得到一项利益带来的快乐,要远远小于损失同样利益带来的痛苦。回到自己没工作的状态,问自己在现在的单位和人才市场之间该如何选择,而不会等到这头看似人畜无害的“企业灰犀牛”撞上自己的那一天真的到来。
或许重打锣鼓另开张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吧?
面对新的挑战,你是选择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街头,像个乞丐一样等待这些“灵长类机器”的施舍还是选择与这些新物种们在这个地球上面找到属于我们共同的光荣与梦想呢?
至于怎么做全在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之间!与灵长类机器做到心有灵犀但愿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站在风眼里,与飓风一起共舞,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