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书1]-《搞定》第一部分 什么是GTD

什么是脑书?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虽然看过很多书(非小说类),但是如果有人问:这书讲了什么?
我们也许会用两三句话简单描述一下书的大致主题,不过要继续说一下书有什么章节? 每个章节讲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章节?
估计很多人会在心里默默的骂一句:靠,你TMD当我是写书的作者吗。
其实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不是我们看书不认真,而是因为书本知识在呈现的时候是一维线性的,而逻辑结构是二维空间的

我们的大脑是喜欢有逻辑有结构的知识,这种结构知识相对于一维知识更容易被记住。所以这就是脑书的初衷,通过脑图的方法吧一本书的一维线性结构折叠成二维逻辑结构。而且这种逻辑结构也恰好是书作者在组织知识时候的思维方式。使用这种方式看书不仅仅可以学到书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学习作者对知识的组织过程。

《搞定(Get Things Done)》这本书其实我在2007年就已经读过了,也是在我工作生涯早期对我影响很重要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David Allen,专门查了一下,这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是蛮魔幻的了。是真的用自己的人生演绎了那句: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随便挑几个说吧:服务员,空手道教练,吹玻璃工,旅游中介,助力车销售,厨子,出租车司机。所以他这个人生挺赚的,用一个人的生命活了别人10多种人生,所以我们平时在思考自己能不能转行的时候可以想想这个人。

它很有效的提高了我工作的效率,并能够让我很从容的应对越来越复杂和看似杂乱的工作以及生活。在实际工作中,我依然见到很多同事和朋友依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着让自己抓狂的工作。因此作为脑书的开篇,我决定重新回顾一下此书,希望帮助每天都在混乱的工作里加班的朋友们。

从目录看本书主要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讲的是为什么和是什么,主要提出了的并行和串行的问题。
  • 第二部分讲的是怎么做了,一共是6个阶段:准备,收集,处理,管理,检查,行动(其实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收集和处理这两个阶段)
  • 第三部分讲的是最佳实践了,不仅要做,还要想。还有三个小窍门:习惯,下一步,关注结果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第一部分, GTD 的核心原则

第一章 新情况,新做法

这个开篇章节主要讲了4块东西:

  1. 问题:现在知识工作的问题有什么?
  2. 承诺:作者承诺他的方法能做到什么样?
  3. 原则:这套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4. 过程:怎么样才能管理行动?

知识工作已经不同于工业时代的体力工作了,它的界限模糊了,工业时代讲的是计划和执行,但是在信息时代唯一不变化的就是变化,所以新情况要用新做法
前面说过作者是个空手道教练,所以他在这里用了一个空手道的准备概念。
这本书的目标是承诺让大家可以做到一种类似于空手道准备“心静如水”的状态。

那么新做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最核心的就是3个:

  • 避免事务盘踞大脑。为什么?因为大脑的效率和盘踞的问题成反比
  • 下一步行动。只有动起来才能高效
  • 方便事务恢复。不让事务在大脑里记录不是要丢弃它们,要记录下来,还要能够很快恢复,这就像是计算机的内存。

怎么做到?很简单,行动。而且要拒绝这个接口:我要先计划一下才能动手。对于工作来说,动手比想明白再做有效的多。


第二章 横向工作管理的5个阶段

工作中最头疼的其实不是事情复杂,因为复杂的事情只要专注就会有解决办法,但是很多事情同时向我们汹涌而来的时候我们就崩溃了,这种状态还经常引发同事间的冲突。

那么GTD是怎么做到通过5个过程来构建一个能够处理多任务的系统呢?
1.收集:不可以让信息丢失
2.加工处理:信息需要被加工
3.组织管理:加工后的信息需要分类
4.回顾:站到山顶来确认方向
5.行动:具体怎么行动的模型

可以很容易看出这5个过程就是一个工作流,而工作流的目的就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从一个入口进入,被工作流系统妥妥的处理了。那么我们从工作流的入口开始,具体看看这个多任务处理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吧。

1.Collect

收集信息的首要原则是采集一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工具来把信息清空大脑,这样可以让大脑高效运转。
那么要容纳这么多信息必须要有工具来帮助我们了,作者给出了6个基本收集工具(当然这6个工具现在看有些多了)并且明确了3个成功收集要点。
而我个人则期待在未来有一天,使用AR等技术,能够自动帮助我们完成收集这个动作。

让我们举个栗子练习一下:

  • 早上起床老婆让我晚上去买酸奶--我把这个随手记录在了手机的代办事项中
  • 到办公室有个同事要提供去年的一个文档--给这个邮件加星标
  • 老板发邮件给我让我准备一个方案--给这个邮件加星标
    ... ...
    很好,所有的事情我都没有留在大脑里面,主要记录都在电子设备上,最关键的是,我没有丢失任何信息

2.Process

其实加工处理这里的流程图是这本书最核心的地方,下面就是一个做的比较漂亮的流程图。(我还用这个流程图做过封面)

有点复杂是不是? 所以我把这个工作流最核心的3个问题抽取了出来:

  • What? 这是什么?
  • Action? 是否需要采取行动
  • 2 mins?2分钟能不能搞定

让我继续举个栗子:
从早上起床到办公室,现在时间是9点,我已经收集了不少信息了,开始处理吧

  • 老婆让我晚上买酸奶,现在可以动手吗?不行。哪种信息?需要孵化,ok进入晚上的计划,在手机的待办中增加8点提醒(当然如果你已经习惯了你的工具你可以在收集的时候完成这种事情的处理
  • 同事让我查找一个文档,现在可以动手吗?可以。需要两分钟吗?不需要(因为我用mac的spotlight搜索可以很快找到文档),回复邮件这事结束了,取消星标
  • 老板让我做个项目方案,现在可以动手吗?可以。需要两分钟吗?貌似这个2小时都不一定能做完,把邮件移入下一步的文件夹

3.Organize

组织管理其实就是对位处理完的事情分成4类:

  • 工作任务:明确了期待的结果但是不能立刻动手的
  • 下一步行动:明确了期待的结果可以立刻动手的
  • 待定:期望的结果不够明确的
  • 参考资料:不需要行动的信息

用栗子来演示一下把:

  • 我们明确了要在周日给客户做一个demo,但是现在产品设计还没有完成(依赖限制,也可以是时间其他限制),这就是一个工作任务
  • 一个需求开发完成了,测试可以立刻启动测试了,这是下一步行动(这其实也是一个列表,你和可能有很多下一步行动)
  • 老板又有了一个新的idea,但是结果不清晰,实现过程不明确,这事暂时待定,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 手机受到一个短信,今晚2点50年最强台风会登陆。这就是一个参考资料了,如果愿意可以做个简单的归档,看看明年会不会说60年最强台风

4.Review

回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只见笔尖不见山顶。
做好回顾的最佳实践是每周回顾,每天检查一次太过频繁,一个月回顾一次比较难以养成习惯,所以周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回顾时间单位。
简单点说,就是每周把你的工作任务,待办,下一步,参考资料这4个清单整理一下,有些可以从工作任务移动到下一步了。

5.Do

行动这一节主要就是在说怎么做了,这里介绍了3个主要模型:

  • 使用4个限制要素来进行行动依据的条件模型模型
  • 根据工作中的3种工作类型来行动的工作行动模型
  • 从不同的回顾高度来指导行动的鸟瞰模型

我个人使用过程中,这三个模型我一般是这样应用的:

  • 对于简单的行动,比如拿个快递,去哪里吃饭什么的,我会用4要素模型
  • 对于复杂一点的日常工作,而且是工作事务有关联性的,使用工作分类模型
  • 对于更大一点的人生目标,职业发展什么的,我会使用回顾高度模型来层层分解

第三章 纵向管理:巧妙的工作计划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使用一个系统来处理并发的多任务了,那么一个任务怎么做才更有效?这里是用了一个模式叫做自然计划模式(The Natural Planning Model),这个模式关键有5步:

  1. 定义目标和原则
  1. 结果愿景
  2. 头脑风暴
  3. 组织管理
  4. 确定下一步行动

上面这个脑图讲解了这五步的自然计划模式应该怎么去实操,感觉还是有点抽象对不对?好,我们继续举个栗子:
目标和原则:纪春生想要能够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二混子,所以他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成为二混子呢?能够不工作还有东西吃。
那么达到这个目标不能触碰的底线是啥呢:一不偷二不抢,不反对人民不反对党就够了。

结果愿景:那么做成二混子有什么好处呢?吃的要有200个饺子,要有肉皮冻,还能洗澡,然后倒卧在沙发上没人来烦。

头脑风暴:如何实现呢?他立刻在头脑想出了很多点子和自己的特长,然后掏出一个笔记本先不管是否可行都一条一条记录了下来:去收容所?拿个破碗做叫花子?找个车碰瓷?在一个楼道里蹲着讹个好心人?我比较擅长能吹,还懂点民间科学,脸皮也比较厚。。。足足想了有100多条。

组织管理:好了,已经有了100多个点子了,先把一些不可行的点子排除了(去收容所饭难吃,讨饭太累,碰瓷会疼),所以最终还是在楼道里讹个好心人吧,然后和他们吹是可以拿诺贝尔的科学家

下一步行动:既然计划已经组织好了,那么就开始行动吧。纪春生找了一个楼洞猫了起来,并且确定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如果有人踩到自己,那就哭诉自己3天没吃东西了,然后吹嘘自己是一个民间科学家


第一部分讲完了,为了能够让你清晰的回忆起第一部分的内容,让我们再一起看一次最后这个脑图吧,非常简单的3章内容:

Paste_Image.png

最后我把这三章的脑图单独贴出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保存起来方便回顾

-1.png
-2.png
-3.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92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81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81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64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73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8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00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2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7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97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4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02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1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73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4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