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母亲要到广州哥哥家过年,父亲走了五个年头,母亲还是很乐观地上上下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天南地北,由于大家工作都很忙。因此,也就没能常常聚在一起,只是这次三哥说叫母亲去,母亲就真的像轻盈的燕子一样,说飞就飞去了。母亲个子不高,人也瘦小,但却是非常有力气的老太太,她独自一人,拿着沉重的行李去广州。家里打的年糕、自已扯拉的油面,自个腌的腊肉-------七十六岁的老母亲,都恨不能把整个老家都携带在身上。一到广州三哥家, 她丝毫不觉得长途的劳累,便立马放下行李,卷起袖子,一边唠磕,一边干起活来。
母亲一辈子都在不停歇的劳作,即便是现在可以享受一份清闲,她也认为若是无事可做,那便是活受罪。所以,母亲从广州坐高铁返回老家,要途经咸宁的二姐家,立即叫大姐夫把她接回她自认的“安乐窝”,连在二姐家歇会的机会都不曾拥有。曾经父亲建的老房子,现在她一个人的家,虽然老旧了些,但却是拥有父亲很多记忆的地方,她总是担心她养的鸡是不是饿瘦了,托付别人养的这些天,生的蛋肯定没有以前少了吧?又担心对面老卫生院后面的那块地里的菜地,那些白菜萝卜是不是现在都已空心了,叶子被虫子吃了么?-------
一切都随了她老人家的心愿,让她一个人在乡下住了一段日子,二姐就和我说:“我要把母亲接到我这里来,让她老人家多走动走动,到处看看,我们咸宁这边也挺不错的!“二姐和我说着,我心里却是异样的心安,母亲最听二姐的话,她一定能劝得住母亲。
过不多久,二姐真的回到阳新木港的乡下,把母亲接到了她的家。几天后,姐姐突然,发了几张照片给我,是二姐和妈妈坐动车的照片,照片的妈妈和二姐,亲呢而又恬静,”你们这是去哪?”你猜我们这是去哪儿?“"武汉””你猜对了!今天是周末,我带她到省城来转转,顺便带妈妈去昊昊的大学去看看”,是啊,母亲去武汉,这是让她老人家该多兴奋的事啊!那可是她小时候长大的地方。母亲小的时候,被别人抱养到了武汉,在武汉汉正街读的小学,一直读到四年级,那个刚刚解放的年代,母亲还是很尊荣的在城市里小学读了书。之后,抱养的人家,由于家庭发生变故,母亲的养母也就是我的外婆,一个人带着我母亲回到外婆的乡下木港,她用她身上仅有的二十元大洋买了我们现在的老家的一块老房子,母亲就和她的养母相依为命一直到遇见我做木匠的父亲-------
记忆的思绪不曾被打断,但是母亲也和外婆一样,总是坚强和自立的,每每和我们说起她儿时在武汉住的那段快乐的童年的时光,她甚是觉得:那是足以让她一生难以忘怀的荣光,以至到后来,无论她是有多么辛劳,靠做十几亩田地,养育我们六个儿女,她也是一路唱着小时候,在学堂学过的汉腔儿歌,一边干着最苦的活。母亲觉得,那日子是那么的乐不可支。
那天,二姐突然发来照片时,一行滚烫的热泪直从我的鼻梁上滴落下来,当我看到母亲和姐姐相拥在武汉的街头的照片时,我能想象,母亲哪该是有多激动啊!早些年,一直在乡下务农辛劳,耕种多年,父亲常年在外出差,在农村企业厂里做采购的活。直到后来,我们一个个都读书到了外面工作,她还是没有离开过她的小村庄,她总是惦记她的那块地,那座老房子。我的二哥和小哥相继到了广州工作,她也就被哥哥们接到了广州,和父亲一起,这一住就是十年,至到后来父亲去世,她又回到故乡。
但母亲的心里仍是记挂着,她余生都想再去一次的地方,她儿时记忆的那片热土——武汉的汉正街。这可是她从小玩到大的地方。二姐这是有多孝顺,她能懂妈妈的意思,她要带着母亲实现她的夙愿,母亲也没有别的心愿,惟有这条汉正街。是的,我一直记得母亲不止一次这样念叨过。如今母亲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包袱,重归"故里",看一看她曾经以为的家乡,二姐告诉她,现在的汉阳街可不比当年了,现在这是武汉集商业批发集中的繁荣中心商圈,将来要建世界上最高的跨江摩天轮:“汉江之眼”-------母亲听得激动,一边找寻她曾经熟悉的每一个大的石坊,或者一条老旧的街牌,这些她都不想错过,她那布满老茧的手一一触摸过这些她曾以熟悉无比的地方,她真想对它们说:“我回来了,回来了“,母亲身子瘦小,但每一个地方如果不能触及,就用眼神高高的瞻望,母亲怀有深深的敬意,和对几十年前童年的过往的无限怀恋,她还想找回她儿时的老街坊,但二姐都帮她一一打听,都说早搬了,如今不在了,七十年了,这是该有多大的变化,母亲失望的样子,也只是一瞬,但她还是马上乐呵呵地转回微笑,“得了,得了,我来了,看到了,我心满意足了。”姐姐告诉我,这是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像个孩童样的那般笑容,她的心意终于完全得以满足了。她小时候,经过的那些上学堂的那条街和那条巷,她们都在今天一一走过。一路上,母亲和姐姐一直在回忆她上学堂时,那个时候,那个地景的模样。姐姐总是听得出神入化,她亲热地的挽着母亲的手,和着母亲一样的开怀大笑。
离开汉阳街的时候,姐姐说,母亲可不是一般的农村的老太太,识大体,很懂礼仪,带她做地铁,上和下楼梯,还要换乘,背着个行李箱,母亲总是那么有劲,她总是非要自己拿着,进了地铁里面,看见有人抱着小孩的,她还主动让坐,后来有人让位置给她的坐,她答谢别人总是很得体。姐姐告诉我:“咱妈呀,可真不是一般的妈妈,她是见过世面的!”她会和别人说:“谢谢你了,还要让你为我让坐!我能行的,可以站的”妈妈点头应礼别人,总是谦卑和善的样子,让对方,总生成敬意。
母亲,一直微笑,和姐姐很开心的回来时,还说:“那里的有些地方,还是在的,仍旧是老样子,真好!以后,我还要再来看一看!”
母亲小时候的汉阳街,是母亲承载了一辈子她对小时候,无限怀恋和憧憬的地方,正是母亲拥有了这段美好的生活,使得母亲一辈子即便临遇再大的悲苦,她也始终乐观面对生活,她勤劳俭朴一生,任劳任怨的培育出六个大学生,即便是生在农村,她也一样要一如既往坚定我们的信念,一定要让我们读书,并且坚持到底地读下去,再多再忙的农活从未舍得让我们去干,母亲其实是城里人,但她却从不言说,对我们。
(写于2017年三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