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在荷马先生的歌里: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
依旧悄悄的飘过
我们在晚餐的灯火下
坐在同样的位子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
依旧悄悄的飘过
我们在明亮的灯下
讲着相同的事
▼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看到一些田园风光,或者回到了乡下,内心总能莫名的澎湃起来,我深知那是感动的声音,无关年龄大小。这也是为何如此热爱大理的缘故。
因为看到它们,内心都会获得能量般安然平静,再大再多的烦恼焦虑在它们面前都会变得不值一提。
或许,这也成了为什么很多身处城市里的人们,如此向往自然,渴望回归乡村,也因为这样,新起的民宿、乡村旅游重燃了,再一次让人们从城市回到了乡村,找回小时候的回忆......所谓的“情怀”,不过是怀念过去的一种情感。
1
“人为什么总过得匆匆忙忙?”
每当回到城市间,看到那些匆忙奔赶的人群,望着灰茫茫的天际,以及雾里之下的一栋栋肃然生起的高楼大厦,内心都会涌起一阵声音: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天空变成了这般模样,人们拼命追赶的步伐究竟是为了什么?
曾经在写上海的一篇文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人为什么总过得匆匆忙忙?”
“可能是因为人不想被落下,于是觉得只有努力和匆忙,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吧。”
然而想要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
▼
城市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便捷,让这些拼命的人们看起来更加体面些,好过些,但也让他们充斥着压力、浮躁、焦虑……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代价。
以至于,2016年《职场人生活状态调查报告》显示:
所谓向往的生活是远离喧嚣,避开拥挤的人流,他们希望能够呼吸自然的空气,寻找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每当面临雾霾袭击,每当被堵在路上的我们早已变成了家常便饭,我们是多么渴望逃离,逃离这破地方......
可是,有多少人是可以逃离的?
我们真的可以逃离一切么?
每当这时,都会无数次问自己,想要逃,往哪里逃?
▼
好,给自己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放下工作家庭孩子,卸下身上早已成型的压力责任,出去几日,避避霾也好。
可最终还是那一句:再遥远的逃离,终究是要回来。
这就是现实中我们经常面临的矛盾:
我不想为了钱去疲于奔命,只想为了生活而生活。
然而,想要的生活,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一切,都是逃不掉的代价。
哪怕那些渴望拿着5位数的工资,加班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那些身家过亿的企业老板,他们的钱的确不是大水冲来的,晚上睡觉不踏实也是时有的事。
“尤其是现在快到了过年了,各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只想在年前拼命加班,冲下业绩,只为可以多挣点工资早点回去过个体面年。”
在我们所羡慕的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他们,其实,全都是不为人知的心酸与苦楚。(当然,还有这个世俗社会留给人类的“虚荣心”和“面子”在作怪。难免会被自己作死--)
2
“你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羽泉的《归园田居》里唱道: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 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恨几个人 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 又一座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 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
▼
“你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我好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得抑郁症。”
“我更怕拼到了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什么那么拼?为什么让自己过着这么操蛋的生活?”
以前大晚上喝醉的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对话。
每个人是那么真实可爱,没有防备。
对于慰藉大众来讲,这个世界就是钱的主人。
很多人都会说:“等我有钱了,我要去哪去哪,我要干嘛干嘛......”
说得比谁都要动听,那声音那气势是多么的荡气回肠,大义凛然,好像真的就会这样。
可是,事实上,很多人有钱了,不一定有时间了。
因为,有些生意一旦做了,就不能停下来,你一旦停下来,你的客户就全流失了,等你回来的时候,你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原本属于你的整个事业。
因为,你一旦做了,升职了加薪了,你站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责任会越来越大,公司离开你了,依然可以继续运行,但是,你离开了公司,一切又得从头再来,你心甘么?情愿么?
你说不出话了,因为你也不知道。
▼
有了钱,获得不了自由,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因为欲望:赚了一点钱,还想赚更多,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但“财务自由”和“身心自由”真的矛盾么?
其实,并不是。
少点欲望,多点知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
ok,一切太平。
我们追求的自由,并不单是财产上的自由,而是身心和财产之间,我们能否平衡它们之间的存在。
3
“你向往的生活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幻想过:
赚得足够温饱了,然后解甲归田,找一方水土,有水有山有炊烟。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理解过:
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缺五味体验,只需多点随意和知足。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喜欢过:
有吃有喝有觉睡,正能量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一生。
▼
昨晚,《向往的生活》终于登上荧屏,两位事业有成,名声在望的何炅、黄磊老师(小漫的男神)、以及艺术才子Henry变身农夫守拙归田园,一档在小漫看来很接地气很符合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乡下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反思和回归。堪称真人秀节目的一股清流。
一起守着一座很简单朴实的房子,有亲朋好友,有狗,有田地,每日都是喂狗、劈柴、做饭、采摘玉米,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招待着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里只是北京边上的一个山里乡下,有蓝天白云,有浪漫星空,空气清新,花草繁茂,果蔬芬芳,没有设计好的游戏环节,有的只是平淡自然的交流,和自力更生的用劳动换取食物的最本质最真实的生活面貌。
▼
对于不惑之年的何炅、黄磊而言,重新回到儿时的生活,放下几十年的名与利,只身忘却在江湖之外,那种喜悦与释怀,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哪怕只是在录制节目。
而小时候经历过乡下生活的我们,反观如今城市里小孩的童年时代,会觉得多么的幸运,我们闻过泥土地的芬芳,在田野里打过滚,用过最简单笨拙的工具,掌握最粗鄙的生存方式……
而如今,这一切都是现在的孩子所需要去经历去成长的样子。他们需要深知的不是城市的发展有多快多牛逼,而是回归到自然生活里,他们仍旧能够依靠最原始真挚的生存方式去创造更多自然简单的快乐。
▼
而中国人的农村还回得去么?
以前,城市里的生活似乎成为了每个乡下人所向往的生活,于是一大波年轻人涌向城市,或者父母丢下老人小孩出远门打工挣钱,于是乎,出现了空壳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现在残破的老宅子,发臭的河流,荒漠的田野,一派无生机的乡村。
而如今,一大波民宿,乡村旅游,文创旅游兴起了,很多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老宅子盖起了一座座所谓的像样的民宿,乡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本土的旅游资源,什么农家乐啊,郊区旅游,周末游,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
▼
但看完第一期的节目,反观到我们民宿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的民宿兴起。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法规政策标准执行,随着就是培训论坛的教育成本在捞钱,做成资本的,投资连锁的比比皆是,好像自己真的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了,一股劲的探讨着“情怀”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落地的在嘲笑“情怀主”太过于天真,“一股情怀作气”的不屑于“现实主义资本家”的庸俗。(贵圈真可爱~)
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市场嗅觉如此灵敏,哪一行火了就更风似的涌入,等一拨人作死了又观望着下一个风口。进进出出,继续作死,当然能够坚持到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勇者胜。
只是,这何尝不是一种践踏。对于行业,对于市场,对于有温度的民宿生活更是如此。
▼
日本台湾的民宿行业为什么可以一如既往做得这么好?
一来人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二来,人们并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乡村是这个时代对于自然生活的回归以及重现,民宿只是连接这层关系的桥梁和平台。
而人们追求的乡下生活并不是所谓的高大上的装修设计或者夺人眼球的风景可以体现的,回到“旅行即是一种生活”的概念中去,它只是一个很简单很自然很真实很接地气的乡下生活的呈现。
人们可以在这个房子里看到城市里没有的,找到小时候的影子,过上几日没有网络没有纷扰的生活罢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不管是海子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都可以回归到:粮食,劳动,阳光,欢喜。有鸡叫声,有牛屎味,有狗猫来回穿梭伴于膝下,有老人小孩谈笑声,还有屋顶冒着炊烟,没进门就能闻道一股饭菜的香味......
民宿回归到本质,是有温情的,有生活的,最自然的乡村生活,才是乡村民宿的意义所在。
我理想中的生活,并不是无限的自由,哪怕是朝九晚五,也可以开出花来,好比说,今天心情突然不好,但是吃个寿司甜品,或者买一束花,去楼下遛弯,看看路灯发呆,都能满心欢喜,仍旧找回希望,热爱生活。
生活,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不管时光怎么走,世间怎么变,你走到哪里,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事,你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知足常乐,开心如初。
作者:
我叫漫小蔓,自由写作者,旅行体验师,客栈试睡员。一个依浪而生靠字而活的女青年.一个在旅行上不断收集故事的写作者. 世界很大,故事很长,别急,慢慢走,慢慢看,我都在.(本文为作者原创文,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否则维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