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既是电影又是小说,电影自己已经看了很多遍,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感受,而小说现在才是第一次看。
第一次听到“肖申克的救赎”是在初一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美术老师是一位很有内涵的活泼青年,他在课堂上推荐我们去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还说我们那种年纪一般是看不懂其中的内涵。可能自己年少气盛,觉得自己情商够高的,不可能看不懂,我就是那个不一般的人。结果电影刚看几分钟就想睡觉。
真正意义上看《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是在高中。刚开始看以为肖申克是主角的名字,后来才了解肖申克就是监狱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挺适合我们看的,不抱怨、坚持、冷静、细心、勇于追求心中之想等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高中的时候看了好几遍。到读了大学,指导员在晚讲评中说到不抱怨的话题时又提到了这本书,于是自己再去品味了一次。现在又读了一次原著小说,对这部作品的印象又深了一次。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所以我将这篇读后感命题为《春天的希望》。斯蒂芬·金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贫困家庭。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之路。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他创作出版了多部畅销小说作品,同时小说作品也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小说讲述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法官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正处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而狱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无可忍的安迪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越狱而出,重获自由。当翌日典狱长打开安迪的牢门时,发现他已不翼而飞,预感到末日来临的典狱长在检察人员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证之前,畏罪自杀。总结起来一句话,故事其实主要讲述了一个被诬陷谋杀自己妻子与其情夫的银行家成功越狱的故事。
安迪·杜佛兰告诉我们:人生终有两件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在我们最难熬无助时支撑我们坚强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希望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好东西从来不会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