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新制造时代》是因为吴晓波书友会的微信群推荐,因为有个把月没读完一本书了,所以刚好借着书友们相互监督的机会,读一本从书名看来并不反感的书。
我是制造行业的从业者,所以读这本书是带着一些假设来读的。我以为这会是一本讲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书籍,但当我开始读第一页的时候,我知道我错了,这应该算是一本吉利的企业传记。但好在我现在所从事的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制造行业,所以读下去的动力还在。
从整本书的架构来看,主要分成三部分:
- 吉利的发家史
- 吉利的生与死
- 吉利与沃尔沃
其中可读性最高的是吉利与沃尔沃的故事,我想这应该也是一般读者对吉利最感兴趣的部分。
每个企业家创立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血与泪,我们暂且放下这些套路不谈。我想从李书福和吉利这些年的历程,寻找一些值得我自己思考和学习的点。
做企业究竟为了什么?
我没有自己的公司,我有建立自己公司的冲动,姑且不论我有没有能力去建立一家公司,如果我有这个能力,那我做一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过很多次。想来想去,好像为了钱的冲动更多一些,所以我一直没迈出这一步。
我从李书福的发家史看到,他起初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就是为了挣点钱(虽然书中没有明说)而行商。从走街串巷,到捣腾摩托车,再到造汽车,我愿意相信,这么一位看起来乡土气息浓郁的知名企业家,在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曾知道他会有今日的辉煌,我想他也是一路走一路看,最终钱挣够了,也找到了他人生要追寻的意义,便一路狂奔、势如破竹。毕竟马云这种一开始就要创立一家101年的企业的ET(English Teacher ( ̄▽ ̄)" )还是少数。
我想所谓的创业,有时候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你的心力到位了、资源到位了,事情也就做起来了。当然做起来之后,你还可能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更有可能的是这个事情没有善终。但当你想明白了自己追寻的是什么,你创立的企业也就有了灵魂,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存活下来。
怎么把企业做好?
李书福不会说英语,与沃尔沃的管理层交流还需要翻译,这看起来很不国际化,但恰恰是这一点,我对他路转粉了,哈哈……为什么呢?感觉很淳朴、踏实,因为比起那些说英文溜得不行的忽悠们,我更喜欢窝在车间里与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技术的老板。
从我的观察来看,要想把企业做好,企业家的状态必须是浸入式的。说的玄乎一点就是无我的境界,说的屌丝一点就是死操心、操碎心。就像李书福造汽车,我从书里没看到他有任何的技术背景,但是他可以跟他的员工们讨论技术,这背后一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汽车工艺。
老板抓细节没错,但是老板更要抓的是战略和顶层设计。书中在讲沃尔沃的故事时,反复提到的一句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起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这句话有啥了不起的呢?不就是因为你吉利是低端货,怕把沃尔沃给带low了吗?但仔细想想,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需要大智慧,和“一国两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说,要把一家企业经营好,对企业家的自身素质要求真的很高,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不能硬(说人话就是:业务功底要扎实,战略眼光要独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的学习。
好了,感悟就到这里,说说这本书本身。
比起读晓波老师《腾讯传》时的废寝忘食,这本企业传记无疑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前两部分我只想快速翻过,因为确实没啥内容,感觉在记流水账。读到沃尔沃部分时,节奏才开始放慢、开始有些思考。而且我在书中看到大量重复的内容,很多段落有明显的拼凑之感,不知是否是集体写作的缘故。窃以为集体写作这种模式出不了什么大作,因为书的整体思路很难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