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美国一直标榜“不受限制的互联网”是它的“国家商标”,互联网只有“公海”没有“领海”。然而,“棱镜门”事件却使美国政府在国际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也引起了包括其欧洲盟国在内的全球震惊和反思。究竟谁在损害互联网自由,谁在威胁互联网安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国际规则?各国特别是掌握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优势的大国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
以“棱镜”为代号的美国网络监控计划的披露让人们发现,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谷歌、微软、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通过提取音频、视频、照片、电子邮件和连接日志等方式进行网络监控,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超过6.1万项的网络攻击。
“棱镜”曝光,世界哗然。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美国的做法是对巴西主权与人权的肆意践踏。德国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尔感到“震惊”,敦促美国“迅速公开事实,澄清一切”。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也表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证实,将是不可接受的”。许多国家都在要求美国作出解释。
“棱镜”只是冰山一角。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除“棱镜”外,美国政府还有三个监控项目,内容涵盖网络监控和电话监控。这些监控项目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全世界的网络和通信信息都可能成为其“猎物”。有技术专家称,美国政府甚至能达到“当你敲击键盘,他们就知道你想干什么”的程度。
一直以来,美国在国际社会高举“网络自由”的旗帜,极力反对别国的网络监管。2002年开始,美国国会每年都会推出关于网络自由的提案。2006年,美国国务院发布《国别人权报告》,网络自由正式列入美国外交议程。号称“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更是将网络自由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法则,要全世界予以承认。2007年美国国会《全球网络自由法案》,要求使用一切适当工具来支持信息的自由传播。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国务院列出“限制互联网使用国家”清单,禁止向这些国家出口网络审查和监视技术。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投入巨资研发推广“影子互联网”等破网技术,来帮助伊朗、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的反对派避开本国的网络监控或封锁。
“棱镜门”事件,让人们清楚看到美国的网络“双重标准”:它一边宣扬网络自由,反对别国对网络的监管,一边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监控,展开秘密网络攻击。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显然,美国所谓的“网络自由”,是在美国治下的自由,是美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滥用网络优势的自由,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霸权之外寻求的新霸权:网络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