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个人名叫袁了凡,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少年时继承祖业学习医学。
一天一位自称研究《易经》的老者来访,并告之了凡的母亲,他日后将考取科举为官,并预言了了凡一生的命运,几岁参加科考所获名次,只能活到53岁,婚后无字。
在此后数年中,老者的话一一应验,了凡更加相信老者的话,也不曾想过改变。
一天,一句为官的了凡去拜访了赫赫有名的云谷禅师,禅师起初见他心无杂念,认为了凡非常了不起。然而,当了凡说起《易经》老者的预言后,云谷禅师便笑话了凡,为阴阳所缚,二十年来,被老者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凡夫一个。
云谷禅师便讲起《易经》之理,个人的命运由自身行为所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在听了云谷禅师的一番细心讲解后,了凡顿悟,从那以后,行善积德,日思改过。后来更有了孩子,寿命也大大超过预言的年龄,终其天寿。
《了凡四训》便是记录了袁了凡积极主动改变命运,并教导后世子孙正确的处世之道,日思子过,行善积德。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改造自己,追求自身的命运。
曾国藩更是在读了《了凡四训》,改号涤生。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原文】云谷曰: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云谷禅师说:你不知道六祖慧能大师说过,所有的福泽,都离不开内心;只要能够从心出发,没有是无法通达的!从内心出发去追求,不只是能求得道德仁义,还可以得到功名利禄,内外双得,所以求是有利于得到的。但如果一个人只顾着向外去追求,而不追求内在的话,就算得到了,最终也会内外都失去的,这样是没有用的。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太甲》里面有过这么一段话:天灾还是可以躲避的,但如果是由于自己作孽导致的后果,是不可能躲得了的。
《诗经》上也说:人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要为自己增加福祉。”
【原文】云谷曰:“《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余信其言,拜而受教。
云谷禅师说:“《易经》也帮助君子谋划的,教他们趋吉避凶。如果说天命是不可违的,那么怎么谈何趋吉避凶了?《易经》开篇的第一章就写:总是做善事的家庭,一定是快乐和富余的;你能够相信这样的理论吗?” 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向他拜谢,感谢他赐教。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原文】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我严格要求自己,务必要每日知道自己的过错,每日改过;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则少了一天的进步;天下聪明不少,然而很多人不肯静心修德,没有用功拼搏事业,就因为顺应两字耽搁了一辈子。云谷禅师的立命之说,确实是到达了精、深、真、理的极致,希望你能认真研究,努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