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有一种幻想,想象着夜深人静,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坐在书桌前,对着窗,泡一杯绿茶,翻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或者写下自己的一点想法。只是自己笔端乏力,想象中非常完美温馨的场景,描写出来后,自己都感觉严重违和,更不要说其他人了。但是这样一个场景毕竟根植内心很多年,哪怕写不好,也要展示一下自己其实还是很喜欢有好的读书环境的夜读。因此,当有机会这样做的时候,哪怕环境并不能如此完美,我也坚决的参加了。
其实参加假期训练营的动力还源于之前参加的一个每天读书活动,学期中的时候有人组织了一个百天读书活动,要求每天打卡,打卡的方式是分享自己当天所读书的内容,看谁能坚持到最后。通过这个活动的参加,我首先想起的就是我们分享会上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我这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也感受到了。从参加开始,我就感觉自己为了能每天及时打卡,提前阅读,抽空阅读,白天还要上课~备课等,自我感觉整天忙的不可开交,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大学毕业以来,第一次找到了特别充实的感觉,也找回了书香。
每天半小时的阅读任务,有时候也难以完成,但是每天读一点总是感觉很好,就像是心里有了一个安慰,自己又完成了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会想自己都能坚持这么久了。经常读着读着就犯困了,甚至睡着了,醒了接着读,直到后来对在读的书有了感觉,于是读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跟着读书的时间里,也曾经想过放弃,因为假期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事,与亲人相聚,与友人欢叙,总是需要时间,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理由,阅读的时间和质量也逐渐下降。慢慢的,阅读变成了一种任务,变成了负担。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走着走着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
如今回过头去看这段读书的历程,对于以往的自己来说还是很了不起的。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从头至尾把一本书读完了,除了小说。每天坚持读书做笔记也是第一次坚持这么久。心中也重新焕发了对纸质书的喜爱,读真正的书和看电子书,虽然内容一样,但是感觉不同。还有就是坚持做一件事的感觉很好!
就像是假期里坚持写教育叙事一样,最初凭借的是渴望成长的激情,以及最初参与活动的承诺,当然还有保证金。所以最初的几天,这是一种乐趣,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即可完成,和大家的交流互评也解决了心中的一些教育疑问。随着春节临近,亲友的团聚,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分配出去,再也没有初放假时候的那种闲暇,思考的也少了,写也就变成了一种越来越重的负担,兴趣逐渐变成了难题,这时候支撑前行的更多的就是那一份晒出去的截图,尽管可能很多人都没在意,但毕竟是自己当众的承诺,这个监督作用比保证金的大多了。到这时才明白这截图并非简单的广告,准确的抓住了我的软肋,即使忘了初心,还有一种强制的力量促我前行。先把牛吹出去还是很有效的。
就这样坚持着,硬抗着,每天夜晚点灯熬油,没头悬梁锥刺股也差不多了,还好,走到了最后。虽然写的东西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有很多因为没有实际的经历只能靠想象,但是对我而言,头一次在假期里写出了这数万文字,在我的历史中,这是新的里程碑。
在写的过程中,既有自己对于工作的反思,也有对以往学生的回忆,还有对自己人生的思考。现在回头去看那些曾经惹得自己七窍生烟的熊孩子们,也都变得可爱了,只是他们体会不到老师的这种心理变化。我们也是一样,现在在眼前的仍然是这些不断试探我们底线的“小老虎”。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想起当时生气的理由,尤其是为人父母后,常常会心一笑,他们还是孩子,尽管有些不好收拾。人说,心境的变化源于思考。深同此理。
总体而言,通过一个假期的反思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勇于改变、渴望成长的人,但是对于改变和成长所需付出的辛苦也像常人一样畏惧和逃避。这也是一直以来自己没有改变和成长的原因。这样的被动和怠惰,带来的是安逸,带走的是无数的决心和大好的时光。套用学校里的一句话,改变才是力量。用这力量让自己去适应成长的辛苦,慢慢成长。
无论如何艰难有趣,终于旧年已逝。新年总有许多新的希望,承载着假期的小小收获,开启新年里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