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听学院讲座回来,年级群里已经炸开锅了。研会的抱怨来的学生都在玩手机,对汇报人不尊重,对自己的工作不尊重;学生则说自己并不感兴趣,更多是被强制刷次数、刷学分才来的。
我们不妨从产品角度分析下这个问题。假如说,讲座是一个产品,那么学生、研会、学院关系如下:
一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产品解决了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问题)
学院的管理办法是这么说的:“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追踪学科前沿和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研究生知识领域,促进学科间交叉与渗透,鼓励我院研究生参与学术讲座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简单来说目的就是拓宽专业视野,方便学术交流。
二 产品的结构是什么(功能交互逻辑,流程分析)
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可用下图表示:
三 竞品分析(与其他类似产品的定位对比,功能对比和市场结果等对比)
在Google上搜索“讲座次数要求”,发现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众多学校都有类似的产品推出,产品形式与上图类似。
也有的学校采用在线讲座+在线答题反馈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其他学校推出的类似产品口碑情况,没有收集用户反馈,暂且不表。
四 产品现状以及用户评价如何
作为机械的研究生,对“拓宽专业视野,方便学术交流”这个目的而言,确实是有这方面需求的。
但是大多数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是糟糕的,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刷满一个学年10场讲座的指标才去听讲座。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听讲座的时候选择玩手机或者中途走掉,完全没有达到办讲座的初衷。
五 给用户带来糟糕体验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户虽然有这一方面的需求,但产品的内容并没有满足这个需求。很多学生对讲座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讲座的内容对他们没有用处
2、用户对“拓展视野”这类的需求不是一个刚性需求。有的学生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的时候,便不会听这个讲座
3、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用户的反感。内容不精准再加上学院制定的强制措施引起学生的反感。
六 如果这个产品必须存在,那么可以怎么优化它,以提升产品体验
既然用户用这个需求但并不是一个刚性需求,那么“内容”+“制度”的双重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6.1、内容
首先在内容上,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投票等方式,确定学生们最关心哪些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关心的点去规划讲座。
如果一场讲座是以“开拓视野”为目的,那么这场讲座就应加入更多科普的因素在里面,避免过于专业化;如果一场讲座是以“专业交流”为目的,能够愿意过来听讲座的学生大多都是这个研究方向有一定基础,那么讲座内容就要专业一些,避免让这些学生觉得没有收获。
6.2、制度
当把内容做好之后,仍然会有一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刷次数,刷学分才去听讲座,仍然会存在玩手机、提前走的情况。首先需要说明一点,这种玩手机的现象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正常上课都会如此何况是一堂讲座,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减少这部分人的比例,而不能妄想这种现象消失,而这需要从制度上去把握。
我认为相对合理的方式是:
1、鉴于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已经确定,因此没有必要强制要求10场的指标,可降低到6场;
2、学院老师首先应规划好本学年要讲的讲座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如液压知识科普,汽车知识科普,PLC控制专业知识探讨,留学经历汇报等等。
3、学生根据已经规划好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进行报名。考虑到讲座时间和学生时间冲突的情况,允许学生报名10场,但必须从其中听够6场讲座即可。
4、运营人员(研会)根据讲座规划的内容去联系各个老师参与讲座的准备。讲座开讲前五天运营人员(研会)下发讲座通知,并在前两天确定能够真正过来参加的人数,根据这一人数安排合理地教室大小。
以上关于学生报名、下发通知的方式可以通过公众号、QQ群、金数据表单等完成,操作难度不大。
虽然对我来说,并不喜欢学院这种强制听讲座的制度,也对大部分的讲座并不感兴趣,但是自恋地认为 通过以上提前做规划、学生先报名后参加的方式,虽然无法完全杜绝不听讲座玩手机现象的发生,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学生的比例,而且这是完全具备可操作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