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父母说你怎么怎么不会想,不懂得为人处世(在某些事情上),不懂得为家庭做贡献。但这些时候我心里总会有学到的一句话来反驳,那就是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
我把这句话理解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不断经历了一些事情,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这些想法,这些“懂得”自然而然地会出现在自己的思想里。所以现在我所处于的年龄阶段,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没有这些“懂得”,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我自然会明白这些道理,抛弃之前的错误的,不成熟的观点。
而且,我还认为,不能把父母的这些“四十不惑”的想法强加给我们,这只会造成我们的抵触。况且,我们所没有经历的一些事情,光是和我们讲这些最终得出的大道理,我们能理解的了吗?
就算是说我们不成熟,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足够的经历和见识,思想就没有足够的碰撞和成长,我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不成熟。
就像是对小孩子,不管是谁,都不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都不会奢求他们能明白我们现在才能明白的道理吧。
当然,父母方面也有他们的反驳,那都是些张三李四王五等“别人家的孩子”了。我也认为,这是他们为了所谓的“教育”,而对张三他们进行了夸张的描述。
我很佩服这些人,跟我有一般大的年龄却有比我高得多的思想觉悟。但是同时我也不想去学习他们,一方面是对父母这种想法的抵触,一方面是我想也有思想觉悟比我低的人。
不过,时间久了,我却突然有了另一种想法:这会不会只是我不想背负更多的责任,而想出的借口?
于是,我开始去调查何为“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在百度了原文及翻译,以及网友及各种网站的解释后,我感觉之前的理解颠覆了。
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应该做到什么。十岁就该玩(当然是有节制的),二十岁就应该去尝试各种可能,三十岁应该能确立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活态度,等等。
之前的理解好像是理解错了,但是抛开这句话,我觉得我的想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就比如,在经历了几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或是复杂或是简单的选择后,我会开始对自己之前一直确信不疑的这个想法,这个“人到了一定阶段才会明白一定的“懂得””的想法,产生质疑。
这应该能验证我之前所想的,随着经历和见识的增加,我们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不成熟的想法。
而这些经历和见识是什么呢?
客观的方面是周围遇到更多的人,见到更多的事,确实有很多都不符合我对这句古训的理解,引起我再去探寻这句话。
主观的方面是认识越来越多的,比我思想觉悟高的多的,比我成熟许多的人,促使我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未来开始进行新的一个阶段的思考和探寻。
同样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这些却不会引起我的反感,反而是我自己去要求自己接近他们,甚至是超越他们。
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我所想的,随着经历的增加,我们会自然地自动地成熟,而不需要别人强加于我们。
再反观和我从小认识的同学(虽然有一些来往已经不多),从初中开始friend的那些基友,我发现,大家大多能符合。
但是,也不能把这个正确(我所认为的hhh)的想法当成借口吧。事实上,仔细想想自己之前的做法,确实是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借口。以经历和见识不够,来逃避本来能够接受的道理和责任。
毕竟,张三李四王五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吧。
所以,二十不悔,接下来就让自己按照意愿行事,去寻找尝试各种可能吧。
ps:不敢说自己现在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就像是我所想的,随着时间的流动,我将会自己验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