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外地,自然老想着家乡的美味,煎蚕窠就是其中之一。就算想忘也欲罢不能。首先得解释一下此蚕窠非蚕的老巢。是老家徽州地区歙县南乡一带,每年农历二月二的一种特色小吃——米粉做的粿。
关于煎蚕窠的由来据说跟我们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渊源。当年黄帝在黟山炼丹修行得道升天促成黄山得名。黄帝文化构成徽州早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黄山的黄帝文化,除“太平滚车”、“轩辕车会”的民间黄帝祭祀民俗之外,在古徽州各县,农历二月二轩辕黄帝诞辰日,民间都有各种地域特色的纪念活动。歙县南乡一带至今在二月二都要“煎蚕窠”,这是为纪念黄帝嫘祖妃养蚕以丝制衣,期盼蚕业旺盛的古老民俗。
要制作煎蚕窠,准备工作头一天就得做好,得把准备好的籼米浸泡大半天,完全泡开了,泡软了,加少量水后磨成糊状。同时把它跟用糯米酒做成的酵母一起磨好掺杂在一起。装在桶里等米糊发酵,发酵到恰到好处时,就可以开煎了。
煎蚕窠的锅得用平底炒锅,不然煎出的粿会厚薄不均匀。把锅烧热,倒入自己家种并榨出的菜籽油,油一定得先熬熟,不然会有一股生菜油味,油热了以后,从桶中舀出米糊,自中间按顺时针方向往外围迅速均匀铺开,锅底铺满后,温火烧,我们会看见粿变厚(受热迅速加快发酵导致)。待皮跟锅不粘时用铲子翻一面,在粿边沿少许再加点菜籽油。盖上盖子文火继续烧。随着粿渐渐烧熟,带着一股菜籽油的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早就垂涎欲滴的我们蠢蠢欲动,眼巴巴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可母亲似乎不为之所动,掀开盖子,把粿翻一面继续烧,直到混杂着菜籽油香味跟米香味非常浓郁得飘来时,才把它铲出锅。猴急的我们早已迫不及待,伸手就去抓。母亲的手既快速又温柔地拍了过来,慢条斯理的要求先用于祭祀祖先之用,随后才给我们享用。母命难为,我们只能迅速地进入祭祖模式,可带着诱人香味、焦黄焦黄泛着油光的蚕窠就在面前,祭祖仪式时我们完全心猿意马,注意力早就集中在如何划分粿上面去了。只要父亲一声仪式结束,并会瞬间跟哥哥让原本比盘大,比满月还圆的粿消亡殆尽,速度堪比猪八戒吃人生果,下肚了还不知是什么滋味。真搞不懂那时为什么会那么急不可耐,好像正闹饥荒,见到救命稻草似的。殊不知,等我们拿着空盘返回厨房时,灶台边上已经凉有好几个了,母亲正满头大汗的一边忙碌烧火,一边不断翻着锅里的粿。根本无暇顾及去吃一口。而我们却厚颜无耻地拿着盘,各自装一个粿悠哉悠哉地享受美味去了。焦黄的表面淌着黄澄澄的菜籽油,将滴欲滴,咬在口中油而不腻,滑而不溜的感觉,真得特别爽口,外皮因在油中煎过,脆而不硬,里面纯白色,因发酵过,松软似蛋糕,但比蛋糕黏,糯糯的。酵母菌通过发酵
分解米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粿中暄软多孔,看上去如同松开的海绵,又像悬挂在屋檐下的蜂窠,满是洞眼。或许就是因这个原因才把它跟蚕窠扯上关系吧。
距离故乡越远,那里的一草一木愈发清晰,而且不厌其烦的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使劲回想,却留下一脸得惆怅。如今连心灵手巧的母亲也已进入垂暮之年跟随我们来到了城里。那种带有烟火味的家乡小吃,已然成了遥远的回忆。尽管现在市面上也有煎蚕窠买,我为了解馋买过几回,可入口的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再也没想去买。
5.24
3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