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晨陪大姐带小侄儿去公园散步,因姐夫在家,所以他和大姐成为照顾墨墨的主力。我得了点闲在公园里走马观花的瞎转悠,转累了在十二生肖雕像林下边找了方石凳坐着看少林寺武术班的学生们习武。
正看得起劲,一个6、7岁左右的小男生正踢着球往我这边来。正想着以后我也要生个阳光帅气爱运动的小伙儿,不料球往我这边飞了过来,正好撞射在离我20厘米左右的浮雕墙上。小孩子踢球脚法难免失误,所以也没多想,继续看公园里的老老少少们你来我往的谈笑风生......
突然,我的腹部被什么东西给猛撞了一下。低头一看,足球正从我腹部往下滚,滚到脚边、又朝前滚去。
踢球的小男孩笑着跑过来捡球。看到刚刚那一幕,小男孩的妈妈边走边厉声喊叫起来:“哎呀,你咋个在踢球,没看到旁边坐着人吗?”脚边还站着个2岁大的扎着俩羊角小辫儿的小妹妹,正双手并用和棉花糖顽皮地纠缠着。我没把被踢到太当回事,没等小男孩儿道歉,就宽容而大度地原谅了这件事:“没事儿,没事儿。”
刚原谅完,小男孩边踢球边回应了妈妈的责问:“球又没长眼睛。”妈妈一听儿子不仅全然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用这么一句话来搪塞,瞬间拉下了脸:“球没长眼睛,难道你也没长眼睛呀,你从哪儿学勒个没教养的话?”儿子继续踢球,没任何反应,妈妈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气急败坏大力打了儿子一下:“刚跟你讲话,你听到了么得?简直没有一点教养。”儿子被打也受不了了,顺手还了回去。不过因为胳膊短,只轻轻拂到她妈妈的胳膊。他觉得不解气,立马转身去打还在和棉花糖纠缠的妹妹。妈妈对此未作出任何反映,急急忙忙地又去处理吃得满脸满手是糖浆的妹妹。小男孩继续踢球走了。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被放之任之告一段落。后来小男孩的爸爸过来了,妈妈给他说了这件事,接着爸爸又把刚刚母子间的对话又重复了一遍,又强调了一遍教养问题。
我本是这件足球撞击小事故的主角之一,结果完完全全成了旁观者。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母子俩都未对我说“抱歉”“对不起”“不好意思”这样的话。虽然主观上觉得被小男孩的球踢到并无大碍,但客观上还是希望听到道歉,毕竟我在公共空间里被打扰到了。更何况公园浮雕是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应该拿来当练球场被球踢。
其实这位妈妈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养,相信很多父母都如此。但在这件事情中,妈妈不知孩子为何表现如此,脸上满是尴尬甚至觉得有些丢脸,在气急之下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没教养”的标签。如此的反向刺激丝毫没有起任何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刺激小男孩的逆反心理。他在没有良好示范的情况下,受到苛责、又被否定,表现出无所谓、跟我没关系的样子。
何为教养?其实简单说就是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之在行为中具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目标,教育和引导是途径。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为孩子生下来好像自带教养一样,所以常常用“教养”这一结果性质的词语去评判他们的行为。其实,大部分时候孩子是伴随着试错经历成长的,而如何在其第一次行为中正确引导尤为关键。
不知道小男孩做出如此反应是第一次,还是已经习得经验的直接体现。但不管怎样,要给孩子引导,严厉的责问批评和简单直接的暴力威胁效果并不大。当孩子把球第一脚射向浮雕时,就应该清楚明白地向孩子说明以下信息:其一,浮雕是供人们欣赏的,在此踢球容易被损坏;其二,旁边坐有人,有可能打扰、踢到甚至伤到他人;其三,自己可以陪伴一起去找练习射门地方,一起练习。既要说明不能踢的原因,还要重视和支持孩子踢球热情,并陪伴他。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要等到事情更严重时才会做出反映。即便如此,如果在第一时间父母能牵着孩子的手过来道歉,并配合上述三点的话,估计也不会出现上述母子之间的博弈场面了。而且在此过程中,孩子需要我们极为耐心的引导以及陪伴,而非无畏的责骂、批评和暴力。
另外,妈妈不知道小男孩没教养的话语和行为从何而来,言下之意“家里从未教过,自己也从来不说”。但即便是孩子他依然有其社会性。当孩子的一次次行为被无意识的不了了之、妥协纵容,久而久之,小朋友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行为理所应该、无可指摘。
以前经常坐火车往返于湖北四川两省,尤其在寒暑假,车厢里小孩儿特别多。有些孩子在座位上大喊大叫、上蹿下跳,不时还满车厢张牙舞爪疯跑。不少大人对此的态度小孩子是该调皮的年纪,不调皮哪里可爱。所以就自个儿干自儿的听之任之、任其“自在”;有的大人脸皮薄点见旁人面露不悦和不耐烦,变了脸色厉声责骂、甚至辱骂孩子。我见过好几个母亲,因言语无法制止,立马气得上耳刮子。往往这两种情况都无法终止小孩儿的行为,尤其是后者反倒会使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愈演愈烈,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不歇不止的。最后无奈只有用“要把孩子丢在火车上”相要挟才停歇了场面。看得让人心有戚戚。
这里面放任自由、听之任之、不了了之的态度是未区分界限的无声宠溺,而暴力、恐吓、威胁、专制的方式则是未区分界限的极端和喧嚣引导。而两者都未直接、正面的向孩子说明在这样的场合该如何正确行为。这样无教的过程和不恰当的“教”又怎么能达到“养”的境界呢?
火车是一个密集的公共空间,生活中的诸多面相都在其中显现,包括亲子之间的“教养”问题。基本上,火车的拥挤、促狭会放人们放低、放松界限感。其实正是在这种时候,界限的区分显得尤为重要。界限感不是疏离感、也不是对一切漠然视之,而是在不同的环境和和空间里恰如其分表达对人与事的尊重并且不逾越。
而教养最重要的部分恰恰是对“界限”恰到好处的坚守。要想让孩子明白的这样界限,我们大人首先得有界限意识。
我的学生小牛的父母就十分重视对孩子界限意识的培养。有一次去三环外参加班级活动,因为自己没有车,所以活动结束小牛的妈妈就邀我同车回城。一路上,大人小孩相谈甚欢,气氛融洽,眼看着要到目的地了。
这时小牛问我:“张老师,你回学校吗?”
我:“我不回学校的。”
小牛立马追问:“张老师,你为什么不回学校啊?!”
当时我没料想问题之后还有问题,还没来得及回答,正开车的小牛的爸爸非常严肃且立场坚定地对坐在后座的小牛说:“XXX(全名),不要对张老师问东问西,张老师有自己的事情。”
坐在后座的小牛听了的立马停止了发问。接着小牛的爸爸又转过来对我说不好意思。本来这件事非常小,按理我只需回应刚刚的问题,但转念一想,这时会打破亲子教育的良好契机和氛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小牛爸爸给孩子强调的正是“界限”:即便儿子只有七岁,也不能突破界限去探寻他人的隐私。这个小细节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实就我了解,在小牛家里,爸爸一直如伙伴和朋友一样陪伴小牛成长,而妈妈要要求要严格不少。但遇到上述原则性事情时,爸爸则非常有原则、不妥协与小牛交流与协商。
其实界限感不仅存在于小牛和我的师生间,还存在于其家庭中。
有一次邀请小牛父母写一篇关于成长家庭的文章。小牛妈妈的一席话让我非常赞同:“不知道是不是受西方家庭文化的影响(我自己是学英语出身),我支持并且努力维护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感。”据我了解他们非常坚定地在如此做:大人和孩子均有各自的私人空间,确定原则,相互尊重,不用蛮横粗暴的语言或者行为暴力打破界限;并且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的规范下进行宽松、开放、民主、自主的教育。
所以很多时与其称没教养,不如说是缺乏界限感。儒家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完成它并不难,而更难的是做到“己所欲者,勿施于人”。这句话和长期流行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简直如出一辙。孩子的教养容易被父母也包括老师不同形式、顾左右而言他的“爱”之权威扼杀。
我还没有当妈妈,不知教育孩子的艰辛。但因为当老师的缘故,接触孩子多了,慢慢发现,当孩子做出跨越界限的事时,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其一,以身作则的身教,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自身的行为相比于语言更能感染孩子;其二,要清楚明确指导孩子其问题所在并给出合理建议;其三,坚守原则和底线,不做无畏的妥协,不让问题不了了之;其四,做孩子耐心的支撑和依靠;最后但是非常重要的是,界限感的培养永远不可缺失。有了这些过程,我们自身才有资格去评判孩子有无教养。
图片来源:ながべ的插画 & Vladstudio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