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已经看完《新喜剧之王》,而影评却无由书写。并非没有时间,只是觉得混沌。此间叙述亦未必称得上影评,不过是根据记忆与感触,叙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吧。是为小序。
有人说《新喜剧之王》是对《喜剧之王》的炒冷饭,是周星驰利用观众的情怀圈钱的作品。周星驰自然有自己的说法,观众们自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影片。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对《喜剧之王》的炒冷饭,不如说是对原先《喜剧之王》的进一步挖掘。
一,人物的线条数:多线与单线
在整个故事情节中,《新喜剧之王》(以下简称(《新》))至少有三条演员线。富二代李洋线:因为喜欢演戏,暂时放弃亿万资财,投入演艺圈;过气童星马可线:不甘过气,自尊感几乎时刻爆棚,后被导演嫌弃。好在因如梦歪打正着,以“小视频”重新起步,回归“火热”;戏剧爱好者如梦:怀揣演习梦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历了渣男男友的打击后,选择放弃。在马可的提醒和自我内心的不灭之火的指引下,重新站立,最终成就影视大业。
相比而言,《喜剧之王》(以下或简称《喜》),真正意义上,则只有一条演员线,即尹天仇线。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时刻怀揣。一种打不死的精神,弥漫全片。但毕竟只是一个人的理想,一个人在奋斗。
如果说如梦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尹天仇,那么马可代表的则是取得成功又面临失败的尹天仇,刘洋代表的则是跃跃欲试,因为兴趣准备加入其中的尹天仇。从深入程度分析,刘洋是初期,因兴趣而加入;如梦是中期,兴趣不减而坚持;马可是后期,兴趣已无,凭名气而非热爱、演技演戏。《喜》的单线条叙事,强调更多的是尹天仇对于演员职业的热爱与坚守,而《新》的多线条叙事,却是对不同时期的尹天仇做了回顾和可能性推演。
这种推演是有价值的,其价值最深在于勾勒了一种流程:所谓的成功或失败,其实并不是那么清晰。刘洋是昨日的如梦;马可是日后的如梦。而最终站在领奖台上的如梦,是否就能够永远辉煌呢?周星驰或许无意引导观众思考,但是思考却在不经意间发生。思考的落点在何处?在最后如梦打击粉丝后,又说了那句:你不要管我说什么。继续努力吧,你会成功的。真的会成功吗?成功的具体表现是站在聚光灯下吗?不!马可在劝说如梦重回摄影机下时说的才是真谛: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三条线的交集,连贯了过去现在未来,也推演出了所谓失败与成功,推演出了“不投降,即成功”的《喜剧之王》本质。而这一本质,其实也是《新喜剧之王》的本质。
二,人物的大命运:成就与失却
命运是独特而难以言说的。纵然导演拥有改剧本的权利,人物却有自己自然的人生轨迹。《喜》中的主角是尹天仇,《新》的主角是如梦。相同的是,二人偶然得到大明星(一为杜娟儿,虚构明星;一为周星驰,本片导演)的认可,从此走上“康庄大道”。但很明显,尹天仇上道之后,很快因为杜娟儿的不再助力,重回落魄;而如梦参演周星驰的电影,一步一步最终获得“最佳女主角”。二人都不再是路人甲,成为主演;可尹天仇从配角变主角,又从主角直接到被抹杀,连配角、路人甲都不再是;如梦却步步落痕成为新人、主演、最佳女主角。此间的变化,是否说明周星驰对未来更充满了信心呢?恐怕也不一定。
《喜》最后的重头戏是尹天仇进入罪犯集团,“无NG演出”,虽然暴露,毕竟完成任务。然后延伸到众人不喜欢的《雷雨》,经尹天仇调教的混混演员“完美”演出,得到众人的喜爱;而《新》最后的重头戏则是回顾如梦的“悲惨”过往而获得最佳女主角。一个是邻里亲朋的喜爱,一个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何者更重要,何者更真实,何以论定?
另一方面,感情结果也不同。尹天仇的感情线:暗线杜娟儿与明线柳飘飘。杜娟儿助力他成明星,又不助力而将其打回原形;柳飘飘因为学演戏而嘲讽尹天仇,最后与尹天仇一起演出《雷雨》。如梦的感情线:暗线刘洋与明线查理。刘洋想要助力,最终未曾助力;查理真是“演员”,骗财骗色。刘洋继承家族事业,离开如梦;查理渣男本质暴露,二人分手。尹天仇的感情最终有了落实,还记得海边的对话吗?柳飘飘说:眼前那么黑,什么也看不到。尹天仇说:也不是啊,天亮之后,就会很漂亮。那么,如梦与天仇,谁等到了天亮?
是否有点必有失?世俗事业成功的如梦,到底是孤身一人;演出《雷雨》后得邻里乡民承认的天仇,“居然”抱得美人归。周星驰巧妙地安排了尹天仇因杜娟儿的喜爱,获得机会而一跃成为“成功”,如梦因为查理的背叛,真正感知背叛而从真实表演背叛,乃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因喜爱而取得的成功最终烟消云散,因背叛而取得的成功却得到延续。幸福,必须来自痛苦;施舍,难免走向受制于人。事业如此,感情亦如此。若真是如此,周星驰传达出的观念该是何等的悲观?
三,影片的共通处:主旨与亲情
《新》是《喜》的延续和发展,是深入与探索。当然,二者仍然存在大量的共通处。除了《喜剧之王》经典片段的重现,更重要的人物与思想的内核。人物都在演艺道路上的积极寻找,最后都找到了某种力量与方向。也许笨拙,却不气馁;也许机会渺茫,却绝不轻言放弃。不放弃,即成功;因为热爱本身,所以不懈坚持。
当然,纯粹发自热爱而坚持,无比艰难。我们都需要外在,尤其是家人的支持。《喜》中的小混混因为奶奶的爱而走上舞台,表演节目;《新》中的如梦父亲,在马可劝说后,骂骂咧咧却立即给女儿找出出行的钱和衣物。两部影片中,亲情都引导出了“演员”“演戏”与“演技”。或许,周星驰内心潜藏着的最根本力量就来自于给自己起名“星驰”的母亲,来源于虽然未必炽烈张扬却润物无声的亲情。
四,如梦的真实性:生活与理想
《喜》的主角叫“天仇”,上天之仇;《新》的主角叫“如梦”,恍然如梦。何等样的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起名“以天为仇”;《新》之主角,其真的获得成功吗,还是一切为假,只是梦境?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被现实不断打击,正如如梦呼喊:为什么又是我?不好的事情总是在他们二人身上出现,为何不断努力,接到的只是不断被嘲笑?
相比于《喜》的现实性,《新》更多的是荒诞,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崛起”方式。小胖刘洋演技一般,未曾想是隐藏身份富二代,“家族”崛起;马可被人惊吓,狼狈出逃,后泯然群演,未想被吓视频火爆,“耻辱”崛起;如梦放弃梦想,难得觉醒前往应选,却遭遇对手强大无懈可击,未想忽然被渣男欺负之经历“发招”,“打人”崛起。而三种崛起方式,都可归结为“偶然”。在横店影视城当群演的,99.99%的不会是富二代出身;被惊吓出尿的演员,更大可能是成为笑柄;被渣男欺骗,放弃希望的姑娘,在面对无懈可击的对手时,多数情况下会感叹自己为何那么倒霉。偶然,意味着几率小;当几率小到一定程度,等于不存在。
因此,我们有理想相信:如梦,或许只是梦,梦里有奇迹。历尽辛苦,苦尽甘来,成就女主角。如梦,没有姓氏,只有一个代号——恍如一梦。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天仇,不仅是名字,而是誓言。天若折腾,则以天为仇,决不妥协。以名立誓,印(尹)刻心中。
生活是琐碎而苟且的,然而生活仍然值得我们热爱。生活中,也不妨做做梦。理想,以另类的形式呈现,哪怕只是在心里,也何尝不是一种激励?电影本就是光与影的梦幻,周星驰给了我们一种思路:做梦,梦里实现现实念头;做梦,现实做实梦中幻境。人生如梦,或许痛苦或许喜悦;人生非梦,记得坚持记得努力。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真是鸿沟分明吗?不,当心境安定了,何时不是梦?何处不能梦?梦未必不真,理想可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