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神秘的波斯文化和其诸多教派不甚了解,我一度不太敢接触西亚的文学作品,某次有幸在陌上青老师的带领下通读这部被世界读者赞誊的作品——《追风筝的人》,真是感受颇多。
随着阅读渐深,我的心情也随之愈加沉重。是为哈桑,为拉米尔,也为这个不幸的国家。同时,也时刻被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一直感动着、温暖着。
我喜欢哈桑的性格,他聪明、机警、善良、隐忍,更有男子汉的担当,可以说他是一个理想的化身,在我心目中他是完美的。也许,这也是作者给自己的一个希冀?正是因为主人公拉米尔的性格弱点,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了哈桑的命运悲剧。在美国生活多年,似乎与过去完全一刀两断的拉米尔被一个来自过去的记忆的电话唤回,他是否是怀着一种复杂而又愧疚的心情来回味这一切,开始找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一出生身份就低人一等的哈桑带着他的卑微,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当少爷阿米尔因为他不识字而捉弄他时,他却完全配合少爷的心情,甚至鼓励少爷讲自己的故事,虽然阿米尔写的故事有些不符合逻辑,他也愿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而这一点对热爱写点东西阿米尔尤其重要。
哈桑是善良的,他会为了《沙纳玛》里的人物命运而哭泣流泪;为了少爷的荣誉,哈桑被阿塞夫一伙羞辱、折磨,即使他知道那个和他同喝一个奶娘的奶水长大的少年,就在不远的暗处悄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他仍选择了忠心和隐忍。哈桑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他的身份决定,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懂得感恩、有担当的男孩。少爷阿米尔的性格却与之恰恰相反。两个同样在幼年时期即失去母爱、喝着同一个奶娘的奶水长大的孩子,性格却迥然不同。阿米尔的性格一部分是家庭环境造成,另一部分也由当时的社会造成。作为少爷,阿米尔在哈桑面前有着无可厚非的优越感,“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他的地位不容他人侵犯,对于和他分享父爱的哈桑,有一种恨意一直在他心中悄悄滋长,最后,他终于利用自己的身份,毫无道理的将哈桑赶出他的生活。曾经说过“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的哈桑,即使面对人生中这么重大的转折—— 一个本不该由十二岁的孩子来承担的结局之时,却还是选择对老爷撒了谎。
人活着,总要有某种信仰。当社会被金钱、物质所吞噬的时候,信仰就是救赎我们的那一线从窗口照射进来的光明。哈桑有着自己的信仰,作为什叶派穆斯林,他会净身后在家徒四壁的斗室,跪在毛毯上开始祷告。也许,亦兄亦友的少爷阿米尔、亦父亦主的老爷就是他的信仰。他多次为少爷挺身而出,就算最后在名声受到极大污辱的时刻、被迫离开,仍选择了隐忍,不去揭发,因为他知道,人有时候需要自己去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少爷阿米尔、对老爷的人生信条。当老爷一家逃往美国后,将豪宅托付给拉辛汗照料——拉辛汗是小说中我欣赏和喜欢的另一个人物,他是阿米尔的精神导师,对于哈桑,又何偿不是呢?所以当他出面到哈扎拉贾特——哈扎拉人的聚居地去请哈桑回来帮忙照料少爷曾经住过的房子时,哈桑同意了,明知哈扎拉人回到喀布尔是一条凶险的路,哈桑却同意回来,因为哈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同时,也再次证明了哈桑男子汉的担当。
————哈桑,你在我心中是完美的!
最后,哈桑用自己的牺牲为阿米尔铺就了一条自我救赎的路。而我也找准了自己的人生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