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旧约·创世纪》
活着,意味着面对现实生活的焦虑还有绝望;死亡,我们永远不知道死后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也许可以幻想一下《第七天》里作者创造的虚拟世界,至少给现实世界的残酷和不公抹了一点温暖和祥和的颜色。到底要勇敢面对现实还是选择幻想的理想世界,这不是书的重点,《第七天》是作者以看似荒诞的笔触,从刚刚死亡的主人公视角去剖析现实生活中那些可能已经被我们忽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官场上的贪污腐败,可能是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也可能是新闻事件中一直被提及的食品安全,农村留守儿童,暴力执法等现象。通过主人公在死亡后七天里的所见所闻,去讲述那些看上去荒诞滑稽,实际上却真实得残酷的现实。本书虽然存在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语言不够华丽,描述过于粗线条,不像《活着》那样让人觉得心头沉重等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本好书。首先,《第七天》的题材新颖,目前为止很少有作者会从“死者的角度去描述生者”,而且艺术手法之荒诞,让人从一开始就被这离奇的描述所吸引。另外,本书的主旨深远,并不像网上所传的那样只是新闻热点的堆砌,更不是利用热点去哗众取宠。书中所举的每一个例子(且不论作者已经将其进行改编),作者在利用每个事件的时候,不在于利用本身,而是想要让读者看到事件背后的现象和更加深远的东西,比如通过死者和生者之间的联系,让读者更加懂得生命的价值,通过所有这些现实社会的现象,让读者去深刻叩问自己的内心,认识到人性是存在黑暗和丑陋的一面的,如果被消极的一方利用,自身将陷入人性的深渊。
《第七天》的作者是余华,我很喜欢余华的作品,喜欢他那种带着黑色幽默和荒诞的写作手法。虽然有人说他的文笔粗俗,不过我认为作为一名小说家,文笔虽然重要,可是在文笔之外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展现深刻的小说内涵似乎更为重要。在读本书以前,我读过余华很多作品,尤以《活着》最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去细细勾勒小说中的主人公和场景,在余华的笔下,几乎每一个主人公都是立体饱满的,都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特点。他所营造的小说背景都不宏大,但却总给人一种深重、悠远的感觉。作为并不多产的作家,余华用精致的,纯净的笔调建构了一个个与现实文本相勾连的文学文本,而《第七天》这本书,是余华先生创作以来,小说文本和现实文本最为接近的一次,先生自己也说,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接近现实的了。
小说概述:
《第七天》的故事背景是我们现在生活的21世纪,大多数素材也是改编于真实的新闻热点。也许我们真实的社会并没有像作者笔下的那么残酷冰冷,但此起彼伏的各种社会问题却也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小说创作的初衷,作者通过复杂的社会画面揭露问题,表现现实残酷的同时,作者也创造了一个温暖的死者世界,让读者感到一点美好。余华在写作此书的时候是参照了旧约中的《创世纪》,但小说的内容并未与《创世纪》中的七天完全对应。
《第七天》全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讲述的,但并不完全是从主人公杨飞的视角出发的,在这里作者使用了第一人蝉蜕叙事的描述手法,也就是在主人公“我”力所不能及的一些事情上,将第一人称蝉蜕给其他人,通过其他人的第一人称讲述,将死亡后七天里发生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
小说刚开始的时 候,是主人公“我”被通知到殡仪馆火化,“我”没有殓衣,只好穿上一条白色睡衣充当,另外剪下黑色衬衣的一截袖管充当黑纱自己悼念自己。到了殡仪馆后,发现原来火化的待遇也是要根据生前的身份地位来的,功成名就的坐在沙发区域等候,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能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火化。另外,“我”因为迟到的原因不得不推迟火化的时间。在不同的等候区,死者讨论的话题也不同,沙发贵宾区讨论的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材质昂贵的骨灰盒还有位置极佳,视野极辽阔的墓地,虽然“我们”这边也讨论寿衣,骨灰盒和墓地,但价格完全不能和对方相比。但是唯有“我”,没有骨灰盒,也没有寿衣,还没有整容,更不会有墓地。所以,最后我走出了殡仪馆,开始回忆生前往事,在冥界寻找父亲。
主人公“我”在生前因为妻子离开,父亲病重又出走,没有工作,没有房屋和店铺而变得意志消沉,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对方却因为政府暴力强拆房屋的原因下落不明。之后“我”到一家常去的饭馆吃饭,从报纸上得知前妻李青自杀身亡,而“我”也因为饭店突然失火而葬身火海。在之后的几天里,主人公“我”徘徊在阴阳两界之间,在寻找栖息之地的同时,遇到了一个个与“我”处于相似境地的游魂,比如去世的妻子李青,跟着她去了他们生前一起住过的房子,李青也承认“我”是她唯一的丈夫。遇到了因为男友送了一个山寨苹果手机而跳楼的鼠族少女,因为卖肾而死的鼠族青年,还有前往高级墓地的权贵富商,在强拆中被压死的钉子户夫妇,饭店的老板……在这七天里,现实世界和死者世界都发生了好多事情,“我”也从那些遇到的游魂口中得知了许多的生前过往。不管是火灾、爆炸,还是强拆、车祸、食品安全、贪污等,这些就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周边,之所以我们会遗忘,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能是因为发生得太多,已经司空见惯。
寻找:爱没有阴阳之界
虽然这部小说主要使用的手法是荒诞的,是超现实的,在冥界,主人公“我”遇到的所有游魂的脸都是模糊的,包括自己的前妻,他们都没有清楚的面容,连声音可能都发生了变化。其实这是作者惯用的隐喻,这些死者模糊的群像代表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所有人,我们就是他们,这些可怜的普通人在死后没有栖身之所,只能来到“死无葬身之地”,一直徘徊。
但是,就算小说中出现的大多数人物,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面容模糊的,唯有父亲的形象,是作者极尽笔墨去塑造的。主人公“我”的父亲叫杨金彪,他是一门兢兢业业的铁路扳道工,他的一辈子非常简单,虽然有过一段甜蜜的短暂的爱情,但却为了捡来的“我”的幸福而放弃了他自己的幸福。所以父亲的形象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温暖敦厚的,他的那种美好品质一直都是“我”在追寻的,在生前,我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没了工作,没了房子,在死后,“我”还是汲汲不倦地寻找,因为父亲对“我”来说,是所有现实不幸中的幸运。父亲对“我”的无私奉献,“我”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超越了阴阳的界限,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父亲。
小说最让人动容之处恐怕就在于“我”不断地寻找父亲,父亲也一直等在那里,等着儿子将他寻回。“我”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寻找自己,在这条寻找的主线中,也穿插了许多过往,作者对父亲这一部分的描写是全书写的最好的地方,你会发现原来余华也是可以抒情的,原来余华的文字也是可以这么温柔而细致的。
荒诞:没有逻辑的世界却是抒情的
除了最让人动容的“寻找”父亲部分,小说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必然是其荒诞的写作手法。当然,我并不觉得余华发挥出了他应有的水平,但从客观上讲,余华可以利用新颖的题材,利用荒诞的意象创造了一个没有逻辑的世界也是值得肯定的。所有看上去荒诞的故事情节,荒唐的时代事件给读者一种走错时空的幻觉。不过这还不是最最让人深刻的地方,毕竟很多荒诞的故事因为我们在现实中见的多了可能也就不会觉得惊奇。这个没有逻辑的世界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荒诞感,还有某种意义上的抒情。作者虽然对现实世界的某些问题感到绝望和无奈,但其感情却得不到宣泄,所以只好把抒情的片断穿插到残酷的死亡中,死亡世界虽然未知,虽然那些游魂们都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但最终还是到了那个叫做“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在那里尽管比不上乌托邦的美好,但至少给冰冷的现实世界增添了一抹温暖之色。我们在鼠妹身上看到了某种希望,月光下的向日葵依旧盛开着,虽然这片土地上什么都没有,但还有骨头,而且骨头是硬的,是温暖的,人们尽管没有墓地,但心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
说一句公道话,《第七天》绝对没有余华《活着》这部作品好。因为在余华的笔下,似乎再也找不出比《活着》中“富贵”的形象更立体丰满了。但我读《第七天》这本书,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就是越读到后面,心情会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来自于一种叫做绝望和希望交织的体验。我跟着书走,感受到了来自现实世界的无力,我为这些小人物发生的不幸感到悲愤,尤其是那句“死也死不起”让人为之心酸。但是,我又闻到了希望的味道,在小说的结尾,那些美丽的向日葵,那个叫做“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虽然名字听上去有点冷,但不知为何,我却觉得这是最美丽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希望。最后我想说,不管余华还是不是以前的余华了,不管他是不是平庸了,江郎才尽了,我一直深信着,文学家是敢于写一切没尝试过的题材的人,他们写作应该是无关乎政治,无关乎利益的,希望在当代,我们还可以看到优秀的文学家们,或者只是纯粹的——作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