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朋友圈里的组织的多种优秀活动中,“仪式感”这个词语出现的越来越多频繁,也成为能否把一项活动坚持进行下去的关键词。把这个词语照搬过来,只是想扒一扒端午节的今天,不一样的感觉。
提起端午节,思维总停留在读大学之前的初中、高中岁月。那时的端午节,为了包粽子,可以说从上一年吃完粽子就开始准备了。每次吃完粽子,对于相对比较完整的粽叶,妈妈总会认真地清洗干净,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干,之后整整齐齐的理好每一片叶子,捆扎起来。甚至连存放的位置,年年都雷打不动的在同一个位置。
对于粽子的内在——大枣、红豆、糯米,妈妈则会在赶集的时候,碰到比较好、又能讲个好价钱的时候,提前制备好。妈妈最常包的是红豆大枣糯米花生粽子和绿豆大枣糯米粽子。我特别喜欢吃有红豆的一切食物。
生于70后的我,小时候的食物是匮乏的,偏偏又是一吃货,所以家里但凡买了能入口、我又喜欢的,小狗鼻子闻一闻就能找到藏的地方。记忆最深的是初中长身体的阶段,没有零食,回家就饿,忽然有一天发现屋顶房梁下悬着一个小竹篮,以往从来没发现这个。凭着好奇的劲,搬了一切可以摞起来的椅子、板凳放到床上,颤巍巍的摆好,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居然从竹篮里摸出来枣子。甭提有多高兴了。顾不上洗,直接一把丢到嘴巴里。从此之后,房梁上的枣子就成了我的私藏零食。但乐极必反。第二年老妈准备包粽子的时候,发现被我偷吃的差不多了,就被狠揍了一顿。直到现在,我仍然对那一年的粽子记忆自动失忆。可见小孩子是多么的记仇啊。以后可千万不能打孩子,这得造成多久的心理阴影啊。
妈妈每次包粽子,都会包一大锅,有上百个之多,除了满足自家口服外,还会给周边没有包粽子的亲朋好友端过去。从浸泡食材,到包粽子,再到煮好可以入口,都要2天的时间。将糯米、豆类泡好后,妈熟练的用粽叶圈起一个紧密的漏斗形,抓一小把糯米、花生仁,在抓一小把红豆或绿豆,再塞几个枣子,然后用2片粽叶把两边的耳朵裹起,最后用长长的稻草捆扎结实。一个漂亮的、胖胖的粽子就做好了。中午回家看着一盆盆包好的粽子,眼馋流口水,只能晚上放学才能吃到。那时没有高压锅,要用家里最大的那口锅煮四个钟头才能吃。常常到半夜三更,几锅才能完全煮好。端午节那天早上,就是我出去送粽子的时候了。每次,我都喜滋滋的,毕竟老妈包的美食送出去,还是很有面子的。
仅仅回想着那时准备粽子的整个流程,就觉得当时过端午是个很正式的节日。充满了仪式感。但是时至今日,却丝毫没有感觉。只是感觉放假三天,可以好好休息、到周边旅游,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粽子虽然品种越来越多,甜的、咸的、蛋黄、肉馅…数不胜数,感觉月饼馅都难来包粽子的。可是却不再留恋着吃。除了害怕长肉之外,更多的而是也找不到妈妈的味道了。妈妈去世之后,很多节日与我而言,是一种悲哀。比如她的生日,我的生日、母亲节、春节、元宵节、月饼节….原来,每个节日,都是她辛勤准备美食饲养吃货的节奏。每次大快朵颐之后,我就说又长肉,她却无限宠爱地说,“能吃是福”。
现在的粽子,多是在网店或超市购买大品牌的粽子,自己家里包粽子的恐怕寥寥无几。缺少了最重要的包粽子环节,就缺失了象征节日的仪式感。
也许端午节吃粽子,仅仅是个表示而已,毕竟生活的丰腴,让多数人觉得粽子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更多的而是享受三天的小长假。但在我心目中,缺失了包粽子的仪式,就缺少了节日的精髓。正如家因为母亲的缺失,而少了许多的温暖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