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的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但都贯穿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第12课《古诗三首》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由《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三首诗都需要补充相应的资料让学生去理解当时的时代,以及作者当时身处那样的时代中感受和情感。
课前布置预习时,我就要求学生去查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汴京繁华,作者生平等资料,本以为自己已经按照教学用书的要求,提前规定了资料的内容和方向,学生一定会对这些诗中的情感有所感悟,即使不是很深的共情,最起码也有些萌芽。但是,课堂上,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事情并不如我所预想的那样。所查的资料很多但是无用,没有任何筛选,全盘抄下来,书上抄得密密麻麻,分享自己的资料的时候,拿起就读,坑坑巴巴,更别提与诗句所写事情联系起来了。当然,当课堂结束,我自己讲得十分沮丧,自己很累,又觉得学生没有爱国情,朗读也显得千篇一律,平淡无味。
课后,我思考自己需要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资料的收集和使用。资料在搜集前,先要读文本,尤其注意自己有困惑的地方,初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资料搜集时,先是通过网络或者工具书翻阅浏览,在自己觉得对文本相关的地方做标记,这是筛选的过程。之后摘抄,摘抄后,再去读文本,得到新的感受。如果需要课堂分享,资料变成了材料,练习表达,用自己的话分享资料,或者直接谈自己是如何联系资料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
2.体会爱国之情需要情境。古诗教学本来就需要情境,让学生眼前心中有画面,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爱国情怀”更需要情境。爱国情怀通常是在国家的重要时候才最容易被激发,正如诗人们都是在国家存亡的时刻才要强烈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和愿望。因此,学生也需要情境的铺垫,才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迫切。在课堂之初,我就应该塑造好情境,并且随着课堂的进行一步步推进课堂的气氛,能入境才能有情,朗读的困境也可能迎刃而解,反而会为学生体会感情这方面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