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看到一句鸡汤——你必须无比努力,才会看上去毫不费力。
不明白是怎么一个源远流长的下意识熏陶,对别人的“得到”很轻松就判定为“容易”。我也有过这样的思维,而那个时候的我,其实并没有努力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当不知道自己的维度的时候,就很容易在别人的标准中迷失,觉得一切“正常”的理所当然,可又觉得仿佛哪里不对。尤其没个机会和时间让自己独处,然后热热闹闹的活成了“大家”。
努力,是种很奢侈的能力。
努力,说起来特别容易,感觉就像每天和人见面说“吃了吗?”一样。真的这么容易和简单?那么——几个人真的做得到?千万不要误会是个偶然过来坐一坐的远方亲戚,好像挺熟的,其实彼此最最陌生。
这是个比打卡都要自然而然的行为,渗透在自己内在中,糅合在可视的气质中,与灵魂如影随形。所以,它珍贵到极致奢华。真是听过见过不见得拥有着。
努力,一定要用对地方。
原来的我,总是逼着自己做一个完全反本我的样子。一句“天降大任必定苦虐死我”的认知下,我开始了谄媚式的努力。为啥定义谄媚?那还不是因为表里不一嘛。我不想,可是又不得不做。因为我在意的不是我自己。
好像很多爱情小说,或者随笔散文,都有那么一句“人若不自爱,如何爱别人?如何让人爱?”其实年少认字那会儿看明白了所有的字,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是,妙就妙在——不通精髓!
努力的观众——我自己!
这是我一度完全不知道,不了解,没开窍的未知领域啊。努力,本身就有种说不出来的展现欲,那么它的观众应该是谁?
我之前有那么大行为误会,就是因为我把观众当成了别人——父母,朋友,亲戚……随着误会的加深,范围还会越广。直到身心疲惫,仍然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直到——我足够独处。
当我有了极致空间和充裕时间只面对自己的时候,从刚开始的新奇,到没着没落的无聊,再开始怀疑自己的自卑,接着各种情绪大爆发。就这样一轮一轮得经过灵魂上镜像观察后,终于可以模糊的看到自己了,会试着对话,磨合相处。
原来,努力的观众从始至终都是我自己!
努力的涵义——取悦自己!
当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周围整个环境都不同了。自己好像突然间面对了一个新世界,这种感觉——太妙了。
试着用这个角度去实践“所想”与“所做”,难得没有了先前的拧巴,突然一切都有种风调雨顺的节奏。
而我,也在各种尝试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调整行为,而这个过程,不正好就是取悦自己吗?
(后记——努力,从来不是一个外在技能,需要努力打卡集数,它从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只不过,我们记得和它相处的情节,却不记得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