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可
年前身边的同事常叨叨,不喜欢这种工作到年底,放假直接就过年的节奏,因为只有年前和家人忙进忙出、筹备年货才真正有过年的感觉。所谓过年的感觉,说的就是“年味”。
何谓“年味”?这词挺难工笔细化,简单描摹一下,从腊八粥、糖瓜粘、扫房子、糊窗户、炖大肉、宰公鸡、把面发,到贴春联、包饺子、年夜饭、放鞭炮、走亲戚……都是浓浓的年味。
过年的官称叫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渐渐作为一个“驱神降幅”的节日留传下来,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每到春节,全国总有上亿在外的求学者、打工者拥挤在各地的火车站、汽车站,无需国家号召、政府补助,就自发地抢票、挤车,在三十前拼命赶往家的方向,足见对春节的重视,对家、对故土的依恋。但这年味,却是越来越淡了,换言之,我们对“年”的感情仍在,但传承“年”文化的载体逐渐留失了,一方面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没有被我们从文化的高度去传承和享受,另一方面也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新习俗,精神情感逐渐找不到载体去依傍和呈现,日渐空虚,而直观的感受就是年味淡了。
刘绍棠、老舍、梁秋实、莫言等作家都写过追忆北方过年的文章,他们小时候的过年充满盛情和仪式感,其实不用那么久以前,就在我的小小孩童时代,即所谓的90年代,过年依旧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三星正南,就要过年”,小时候的夜空是洒满星星的,我从小喜欢看星星,每到猎户座腰带上那三颗星在南方夜空清晰可见时,就要过年啦。北方的过年还要从腊八说起,腊八是一年中很冷的时候,妈妈早几日就开始把糯米浸好(发酵),挑选好肉肥味甜的红枣,腊八前一晚,一层糯米、一层红枣、再一层糯米、红枣反复地铺到蒸屉上,蒸到糯米可以拉丝为止,这就是“山西馏米”,糯香可口,是腊八必吃的美食。腊八那天还会把黄豆、豆腐、海菜丝、粉丝等熬成豆腐脑,小时候不爱吃里面的豆腐,妈妈就切成薄薄的小片熬进去,说腊八喝了有豆腐的豆腐脑,一冬天才不会冻手、冻耳朵,我才象征性地吃两片。腊八一过,就开始掰着手指盼过年。
妈妈要给全家人置办新衣服,过年要穿最漂亮最满意的衣服、鞋子,妈妈来回逛街、挑选,置办齐全很是费力伤脑。
祭灶过后,年关在迩。腊月二十三北方过小年,祭灶日,我的家乡叫送神日,不仅送灶王爷,会送各路神回天庭,奶奶会买很多瓜糖做供品,取出香炉、锡箔、蜡烛等,据说这一天神要回天庭,禀告人间一年的情况,所以供上糖瓜,希望他们在玉帝面前多讲好话。小年这天,家家吃饺子,年味也更浓了。
小年后,父母开始大扫除,家里沙发、床等都会搬挪开,犄角旮旯都要认真打扫一遍,所谓除旧迎新,除完尘是大清洗,大扫除一般持续两天,家里总会焕然一新。之后跟着爸爸筹备年货,今天买对联、明天买肉,进进出出好几回,小时候特别享受这种空手出去,满载而归的欢喜。
腊月二十八,妈妈开始蒸枣山,也叫枣花馍,有双莲花、单莲花、还有团圆枣山,各式各样,像小小工艺品,馒头变了花样吃起来也更有滋味,现在都直接从商店买成品,花样单一,吃着也就没小时候的味道了。妈妈还要做年糕,买糯米面蒸熟,调好枣泥豆沙馅,包一大盘年糕。爸爸开始洗鱼煮肉,一年中只有过年爸爸会主动下厨,带鱼是年年要买的,爸爸的最爱,还要煮肘子、肉冻、排骨、鸡肉……最复杂的是挑选好猪肉,瘦肉切好、拌好炸一大盆过油肉,绞烂、拌好炸一大盆丸子肉,待过年做菜用,肥肉则搀上白萝卜、调料等,用鸡蛋摊卷裹好、蒸熟做蛋卷肉。
大街小巷飘出酒呀肉呀的香味时,除夕也就到了,早上早早起床,爸爸要贴对联、扯彩灯、挂灯笼、压旺火,妈妈早上做一锅香味四溢的羊汤面;中午要炸糯米年糕吃,预示一年更比一年高;下午洗菜、剁馅着手准备年夜饭;晚上小孩子们都换好新衣服,和邻居小朋友们比比谁的好看,拉着手各家挨着窜门拜年。那时候二叔还刚结婚没小孩,老爱逗我玩,让5、6岁的我给奶奶拜年说吉祥话,说一个好词给一个红包,虽然都是一块两块的小红包,但也玩得不亦乐乎。除夕晚上是要守岁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妈妈会变着法子不让我睡着。坚持到零点,家家户户鞭炮震天,迎接新年到来,爸爸也要出去放鞭炮、小礼花,天空中像多了更多星星,很是漂亮,鞭炮声中也能甜甜入睡,父母睡前会在孩子枕头下放好压岁钱。
大年初一凌晨4、5点,爸爸起床点旺火,旺火烧得越旺越高,预示着一年更加兴旺发达,妈妈会叫醒熟睡中的我看一眼窗外的火焰,然后又沉沉睡去。奶奶起来接神了,据说初一各路神仙都相继从南天门出来,下到人间,各家有供奉的,需要出去接神。7点多爸爸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早餐开始叫起床,奶奶说爸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天麻麻亮,全家就要起床吃新年第一餐,我小时候总是墨迹半天才能起床,拿好枕头下的压岁钱,高高兴兴穿好新衣服开始新的一年。
年味是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是我们的社火节,锣鼓喧天扭秧歌、背棍铁棍闹红火,小学时参加学校军乐队、花鼓队,十五也是要上街表演的。晚上各座架火被点燃,就是提前设计捆绑好各种鞭炮、礼花,晚上集中点燃的烟火,漫天火花、灯火通明,过年也就随之落幕。
现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想吃什么随手就能买到,人也忙忙碌碌、行色匆匆,没有精力和心力去细细研磨这些民间文艺,仪式就越来越少了,年味就越来越淡了。这应该是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的弊病吧,传统文化逐渐被丢弃。不知道以后的过年会演变成什么样,会有哪些新的仪式替换,趁我这些童年记忆还在(很多也都忘了),记录下来以后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