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方超,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第五本书是华杉讲透大学中庸。这是华杉老师讲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系列的最后一本,希望通过对这套“四书”的分享,可以激发大家对儒家经典的兴趣,通过阅读来修身养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几点书中的精髓吧。
一.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在立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就是止于至善。知道了止于至善,就能定。 定,是志有定向。人如果知道了那当止的去处,就志有定向,无所疑惑。 静,是静心,心不妄动。所要去的地方定了,心里有个主张,就不往两边张望了,不乱动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 安,是安稳,心里既然不乱动,自然随遇而安,就像儒家说的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把当下的事做好。 虑,是虑事精详,处事精确。心里既然安闲,等遇到什么事,便能仔细思量,不忙不错,所以说“安而后能虑”。做错事通常都是因为忙中出错,慌不择路。只要能静、能安、能虑,就不会出错。 得,是得其所止,得其所哉。前面说了,止是止于至善,是你要去的地方。那么得,就是你抵达目的地了。得,不是得位、得财,求仁得仁也是得。
“止定静安虑得”的重心在哪儿呢?不知止,是我们常见的毛病;静不下来,心不安,是常有的状态。而解决的重心就在中间这个“定”字,要志有定向。
小时候,我们就常回答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和老师们的问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呀?你的志向是什么呀?”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当警察,有的人想当宇航员,多好!可长大了以后呢?现在你问问自己,你的志向是什么呀?还能答上来吗?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确定,很笃定,那么“止定静安虑得”对你就不是问题。如果感到茫然,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第一个“知止”的止于何处,你就失去了目标,这样也就没法定、静、安了。如果你的答案很确定,就是赚钱发财,那是最糟糕的了,因为发不发财,只是顺带的结果,根本不是一个目标。
学习“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就是问你的志向是什么,要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你就能知止了,就能找到“止定静安虑得”了。人为什么会不知止呢,就是因为没有志向。有志向,就是使命驱使,专心不贰;没志向,就想赚钱,就会找机会,为机会所牵引,所有动作都在找风口、投机,这在儒家就叫“为外物所移”,而止定静安虑得,就是不为外物所移。你该干吗干吗,管他风口在哪儿呢!
你只要志有定向,就能止于至善,不会跑偏,不会焦虑,每一天都心安心静,然后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这样,你不仅能得到最终成果,而且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每一天都得其所止。
二.胜心是学问修养的大敌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人的智慧,有小聪明,也有大智慧。小聪明是自己聪明,大智慧是用别人的智慧。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一人之知识有限,如果只是刚愎自用,而不取之于人,那你的格局就小了。舜就是大智慧,但凡要处理一件事,他不肯说自己知道,而是恳切地请教别人,问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问来的言语,不但那些深远的要去考察,就是那些极浅近的,也要细细琢磨,怕错过其中可以采纳的地方。
大智慧就是“无我”,就是不追求“自己的东西”。学谁就是学谁,不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忍不住要上去改一改,这一改,就毫厘千里、面目全非了。圣道为什么不传?就是因为历代治学者都追求“自己的东西”,不肯照着往圣先贤的话来说。王阳明说这叫“胜心”——其说本已完备,偏要另立一说以胜之。妄自篡改添加,越描越黑,几百年下来,圣学就面目全非了。所以才需要有人重新去擦亮,为往圣继绝学。
很多人平时做事也有毛病,放着简单明白的大桥大路不走,偏要往那断蹊邪径上走,正所谓“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当学问”,这都是不能善与人同,老想与众不同惹的祸!
世界大同,必是国相同,人相同,根本是善相同。儒家认为善为天下公,所有的善学、善言、善行都是公家的,你拿来用就是,不要觉得拿了别人的东西,没有立起自己的东西。至善就一个,到达了都一样,你不一样,只能说明你还没到达。等你到达的那天,因为能到达的人极少,你自然就孤独得很,哪还用得着追求什么与众不同!只有不把时间浪费在浅薄的与众不同上,你才能攀登至善的高峰。
所以儒家明德、新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去引领他人。反过来,看到他人的善言善行,也马上照搬、照抄、照做,这才是善之善者也。
三.知行合一的两个标准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人人都说“我知道”,但你把他往那坑里带,他也不知道避。人人都说“我知道”,但是要他执守中庸之道,他一个月也坚持不了。知祸而不知避,能择而不能守,都不是真知。
如今的人,你跟他讲中庸的道理,也都说我知道。既然知道,就有定见,有定见,就有定夺,于处事的时候,才能辨别出其中中庸的道理来,但是,他又坚持不了一个月就放弃了。这既然知道,怎么又不能坚持呢?还是因为不是真知道!
这个我们应该都有体会,当别人跟我们说什么事,我们会拼命点头说“对对对,我知道,我知道”。第一个意思是我知道,第二个意思就是你快闭嘴别说了。
我们要建立一个意识,那就是,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也不是真知道的,否则怎么不按那道理去做呢?比如管住嘴别吃坏、喝坏身体,你知道吗?问谁都说知道。但为什么知祸而不知避,甚至还有喝酒喝死的呢?因为本质还是不知道,临死才是真知道。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做了才知道,你没去做,就只是晓得些说法,那不叫真知道。所以,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知道的开始。张嘴就说“我知道”,就关闭了知道的大门。
品德也是一样。如果你搞个电视采访,到大街上问:“您缺德吗?”对方肯定骂回来:“你才缺德!”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道德品质没问题,质疑这个就是侮辱人。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缺德,缺好多德,不是放三聚氰胺才缺德,我们在待人接物、说话做事、工作家庭、朋友交际上,无处不缺德。知道自己缺德,才是修养高尚人格的开始。
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会有两个表现。一是他观点立场鲜明,从来没变过,二是他坚持做的事情从来没有停过。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知道,他真知道那道理,就执守那观点和立场,言行一致,一直那样去做。不会因为外部舆论环境或人情世故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立场态度,也不会因为有什么困难或新的诱惑,而停止他一直坚持做的事。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通过今天对华杉讲透大学中庸的分享可以激发大家对儒家经典的兴趣。我是李方超,每天推荐一本好书,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