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村外的树上,杨巴狗子,柳芽,椿芽,花椒叶子,榆钱,槐花,紫藤萝花,洋槐花……
田间路旁,沟沟壑壑里,荠菜,油菜,苜蓿,苦苦菜,白蒿,洋葱,野蒜,山韭菜,面条菜,灰灰菜,盐苣子,婆婆丁……
当它们被母亲的巧手择净,焯熟,撒上盐,点几滴香油,做凉拌菜,或者煎炸烹煮,童年的餐桌上,便聚拢了一个盛大的春天!我们的舌尖,便留住了春天的味道!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不停地在忙碌,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在漫长的冬季,母亲往往一边纳鞋底一边给我们讲故事,说春姑娘一到,我们就有口福了。于是,我们日日盼望春天。母亲深谙吃的智慧:“苦丁生吃,可以去火;野芹菜凉拌,味道鲜美;荠荠菜包饺子,回味悠长;洋槐花蒸肉,唇齿生香……春天多吃野菜,能长高变白,还能更聪明伶俐。”
熬过漫长的冬季,一场春雨过后,餐桌上的菜肴一天天丰盛起来。在早春的厨房中,母亲用地边新发的椿芽炒自家刚收的鸡蛋,灶里的火旺旺的,当油开始冒烟,母亲迅速把椿芽拌鸡蛋液倒入锅中翻炒时,整个院子都飘着香味。母亲还把香椿焯水,沥干,剁碎,调入盐,泼进热油,滋滋啦啦的声音中香气四溢,拌面好吃,当菜吃也挺下饭。椿芽墨绿,鸡蛋鹅黄,散发着春天的香甜气息,嫰香酥软的滋味让我们一口气吃掉了好几个大白红豆馅馒头,把盘子里的美味吃得干干净净。不用母亲吩咐,我们拿起鞭子就去放牛了。
放牛山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绿绿葱吃,把它绿中泛红的杆掐断,放到嘴里品味,甜丝丝的。放牛时,我们往往用小撅头挖出一把一把肥嫩的野蒜带回家里,母亲抚摸着我们的头,眼睛又笑成了弯弯的月亮。
母亲用我们挖的野蒜加入红辣椒、萝卜丁腌制的小菜,虽辣得我们满脸冒汗,但还是忍不住这种酸辣的滋味,吸溜着舌头再吃几口才会放下筷子。母亲用掺了野蒜的玉米面在锅里煎制,面饼金黄,野蒜又白又绿,吃起来舌尖上满是清淡的蒜香……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我最爱吃的还有母亲做的荠菜煎饼。母亲去田间劳作时,经常随手撸两把荠菜带回家里做煎饼,软香好吃,四五天也不会变质,带一些到学校,每天都是幸福的滋味。春天,可以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榆钱糕,花饭,炒蕨菜,炸花椒叶子,调油菜……还可以用面条菜拌鸡蛋做馅包饺子吃,绵软可口,比现在的肉馅饺子要好吃得多。
“包饺子时,一定要把边捏严,用手压扁,再两手配合,一聚就是元宝或者花的形状,还可以这样包……”母亲一遍遍地手把手教我包饺子。
母亲在做美食时,让我们参与其中,告诉我们怎样去烹饪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故事,教给我们把好吃的分享给家里的老人和左邻右舍的道理……我们品味春天的美食,潜移默化中,明白了母亲希望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良苦用心。
当我们姊妹三个陆续成家,物质生活日渐丰富时,总感觉少了什么。“绿柳才黄半未匀”时,总会思念母爱的味道,我们都要偷闲开车回家,感受舌尖上的春天。
“正月白蒿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时令对野菜很重要。元宵节前后,原野上的白蒿嫩苗开始拱出地面,叶如细丝,似初生松针,色微青白,稍似艾香,味微辣。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把它采摘下来,择洗干净,或蒸或煮,或炒或拌,都是一道不错的食疗两用菜肴。
当扑鼻的一盘蒸白蒿端上餐桌,蘸着调好的蒜泥吃,口感绵绵的,软软的,味道清素淡雅,鲜美异常。凉拌的白蒿为餐桌上的佳品。煮粥时把其直接放入锅中同煮,粥的味道也很鲜美。
把白蒿作为饮料很为方便,将白蒿洗净晒干后,当作茶叶保存即可。每天少许,加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抗衰防癌,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
当餐桌上有了白蒿,春天就来了。可不是吗?白蒿刚探出脑袋,草儿都开始发芽了,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次第盛开,春意越来越浓,燕子飞回来了……
告别白蒿,春天的餐桌上陆续端上了嫩绿的小蒜蒸的花卷馍、滑脆的水芹菜调的凉菜、新鲜的山韭菜摊的菜盒,香甜的荠荠菜包的饺子……清新爽口,绿色健康,回味无穷。百合科的野蒜还有通阳散结的作用。苦菜蘸酱,是一种天然吃法,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味道苦中甜。苦菜又名山苦荬,民间也叫苦丁,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据说也是健康的减肥食品。
一如当年的母亲,我们也让孩子们参与美食制作过程,讲述当年的故事……“奶奶真是能干,能制作出那么多的美食!”,“今天的人们吃得是越来越好了,但还是喜欢让舌尖品尝春天的滋味”……孩子们就像当初的我们,特别喜欢这些绿色健康的食品。
春花盛开的时节,我们的餐桌上也是香气四溢。
我们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和孩子们看着网络视频做“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厨房里都是春天的味道。
五月,槐花如雪,阵阵幽香,甜得让人心醉!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掩映在一片嫩绿之中,白的是万分纯洁,紫红的百般妩媚,让人忍不住摘一串,捧在手心,含在嘴里。漫步林间小道,小憩于石凳之上,一阵阵清香随风飘送,令人心旷神怡。
槐花进入盛花期的时候我们还动手采槐花,吃槐花饼,品槐花宴。
我给孩子们讲故事:“爷爷奶奶小时候的野菜是救命的粮食,捡拾杨巴狗子,上山挖白蒿、小蒜,吃‘鸡大腿’(一种长在河边的藤状植物,细细的根可吃)、匝‘绿绿葱’(野蔷薇花的嫩杆)、采榆钱,捋紫藤萝花、钩洋槐花……总不至于饿肚子。我的童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能吃上用肉蒸的洋槐花,感觉很幸福。”
“天天吃野菜,什么时候能吃上肉,是爷爷奶奶那辈人的愿望。”我说。“现在每天都可以吃肉,啥时候有空去找野菜吃,是我们的愿望。”小女儿笑着说。我们都笑了。
如今,什么蔬菜都有的春季,人们还是对来自春天山野的菜肴情有独钟。
不同于过去的不得不吃,现在的人们是在尝鲜,是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用舌尖把春天留住,从而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