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跟同事们讨论过一个很大的主题,「什么是创新?」。每个人对此的理解都不同。
在我看来,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少什么工具,就造出什么工具,这就是创新。有时候,我们总是会被自己的想法吓怕了,觉得一提起“创新”两个字,本能反应就觉得是一个很困难,门槛很高的任务。可是,纵观互联网时代众多创新的产品,它们并非凭空想出来的,大多数都是基于某个环节不断优化,提供了一套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常常误解了创新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想创新所以做出了这些成果,而是人们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寻找一个更优解,创新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那么。谁的创新能力最厉害呢?我觉得是它…多啦a梦!
多啦a梦有很多的法宝,竹蜻蜓、随意门、记忆面包等等等,但每个法宝都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就像随意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它本质上解决的就是一个出行的问题,就这么简单。
在职场中,老板总是希望招揽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对于员工来说,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可以有助于打造个人职场的稀缺性,让自己不轻易被别人取代,拥有更多上升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要打造个人的稀缺性呢?
所谓稀缺,就是少得不够用。有一句话大家肯定听说过,物以稀为贵!
但是在职场上,光是“稀少”还不够,还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被需要”。如果不合适,再稀少也没用。就像薛兆丰老师在将“稀缺”这个经济学概念时,举过的一个例子:一张家庭合照,对我来说价值千金,可是被一个陌生人捡到的话,可能随手就被扔进垃圾桶了,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在职场上,每个人的身价是由他的稀缺性决定的,还有他的被需要程度。
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那就是,大军师司马懿。他历经三朝,跑过了武帝跑过了文帝,就算曹叡再怎么看他不顺眼也不敢杀了他,因为他是大魏里面唯一能够对抗诸葛亮的人,这就是他的职场价值。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做得到。所以,他拼尽了全力,终于活到最后一集。
既然打造个人的稀缺性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把技能“产品化”。
有个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俗话也说技多不压身。可是技能多不代表就一定好,很多人样样都懂可是没一样精通。所以,我想到的一个进阶版做法应该是把技能“产品化”,就是指用产品思维去打磨技能,我们要先想清楚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帮助谁去解决,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个是最好的办法吗?还有更好的吗?
另外,要把技能“产品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时候想法和产品之间可能隔了个十万八千里。
我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当我说出“玫瑰花”这三个字的时候,身边听到的10位朋友在脑海中会产生10种不一样的玫瑰花的想象。而其实我想说的玫瑰花是长这样的,血红色,很娇艳,根茎长刺,就这三个关键词…就算我这么细致地描述,想让大家都知道“玫瑰花”,可是还是会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那些没见过玫瑰花的人听着那三个关键词,还是无法想象出来的。
于是我就打算把它画出来。结果是这样的(普通一朵花),以防大家看不懂,我还特地加了个箭头,标注这就是玫瑰花,这样够直接了吧?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玫瑰花产品,可是它与我想描述的那朵玫瑰花还是差的太远了,于是再画了一遍…(好看点的)…可是我觉得跟我想象的还是不太一样,但我现在没办法再画得更好看了…我知道花瓣要更娇艳,刺要更棱角分明,但我需要的可能是提高我的画画能力了,学下素描的线条勾勒,阴影层次…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看到,将技能“产品化”的原因有一个好处就是,有结果。因为产品是可以被别人看到的,而且把产品做出来以后,做得不好的话我能够有清晰的方向知道怎么去改进。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我画的好的话还能让别人照着画,可复制,让他们告诉更多人原来美丽的玫瑰花是长这样的。
在这个年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再小的技能,也值得被认真对待。
—— End ——
以上是我在今年年初的公司年会上给同事分享的一个主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打造个人职场稀缺性》的演讲内容节选,等到今天才有时间整理一下文字稿,供参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