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O2O开。O2O(线上线下),这个前几年还让人陌生的词儿,如今俨然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不提几句都不好意思说你活在这个时代。众多所谓的创业新秀、行业大牛,更是把这名字到模式都不新颖的词儿弄得一股灵丹妙药味儿,似乎只要合理切入,就能靠它让自己的生意起死回生蓬勃发展财源广进。问题是:真的这样吗?
在我看来,O2O本质上也是种花钱买时间的服务。因此,它最大的局限性很明显:时间成本VS经济成本。换句话说,它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当地生活节奏和单位时间的收入。什么人青睐O2O?生活节奏快的白领。他们工作忙碌压力大,收入不菲,愿意花钱买时间,节省跑腿、等待的精力,一言概之:有钱+很忙。这才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没有问题——事实上做的好的那几家企业也都是在这些地方。而换做三四线城市甚至十几线城市,它们往往举步维艰。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时间成本很小,而单位时间收入低。很多人想当然的觉得这些城市是蓝海,商机无限,兴冲冲跑来做,一猛子扎水里,被水底的花岗岩撞的头昏眼花狂喝几口臭水,才呲牙咧嘴的反思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普遍不够有钱,不够忙碌。再加上这些城市的人大都和父母在一起住,老年人时间充裕,又多年简朴,不但自己不会买账,还会劝阻子女。这么看来,城市人口要经历三轮二八原则(第一轮,总人口与有钱没时间的群体的过滤;第二轮,有钱没时间的人总体与其中不受父母长辈的影响自主消费的过滤;第三轮,目标客户群和其中选择商家的O2O服务的过滤)才算是O2O的有效客户群。对于一个二十到五十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50-100万的地级市来说,这几乎是任何一家企业无法承受的成本之痛。
O2O模式看似高大上,本质上依然是销售三部曲的演变:售前、交易、售后,在浏览选择和支付的模式与时俱进而已。既然是销售,就依然面临销售的传统问题:成本与收益、顾客教育与培养、忠诚度。以往消费者对“坐商”用脚投票,现在无非改成“用手投票”而已。这款蛋糕的最诱人之处在于超大体量的美好前景:只要有巨大的用户量,卖坨屎都能爆款。但也正是这个虚假的前景,成了多少商家的梦魇和陷阱。体量不够大,规模效益无法形成,自然无法取得话语权和控制权,再好的模式也只是个模式。在体量上不去的前提下,采购成本降不下来,配送成本无法摊薄,运营和人工天天烧钱,不但无助于拓展商机,反而会勒死主业。纵观这两年来那些火过的小型O2O企业,挺过一年的很少,挺过2年的几乎没有。那些貌似风光的大企业,如果不是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情况未必能好多少。
更为有趣的是,早年电商平台的兴起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即省去了顾客在当地寻找、购买、配送的成本,并可能因为价格便宜、获得顾客的青睐,兴起符合商业逻辑。现在有些小城市大炒的O2O更像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本可以一家人轻松愉快的到超市购物、到饭馆吃饭复杂为线上下单、花钱(隐形成本)配送、家里消费的复杂过程。看起来好像带动了相关产业、拓展了商机、增加了就业,可实际上确实在折腾和消耗社会资源:因为它平白在中间多了一道环节啊。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还在于,在中小城市里,这道由懒人催生的环节,如果说节省了一些时间和精力的话,这些时间和精力很多还被用在了:网游手游、麻将扑克、吵架拌嘴、风言风语,以及发愁该如何赚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