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电影的结尾被定格在演员结束表演时,五彩斑斓的画面隐去,黑底白字的滚动字幕浮现观众就开始大面积地离场了。
走出电影院,或许你会被刚刚那部电影里导演所呈现的画面所震撼,关上电视机,可能你也会为主演的命运而感到唏嘘。然而就在影视作品的片尾字幕里,那些你并不熟悉的各种剧组职位,实际上也都在为每一部影视作品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个电影或电视剧经过了前期剧本创作、融资、导演完善等准备阶段,就要进行中期拍摄了。由导演、演员、灯光、剧务等组成的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创团队小组便是我们俗称的剧组。
国内的剧组都是由制片人、投资商接受编剧的剧本后,指定导演、制片主任后,考虑和拟定演员人选,并根据剧组实际需要,设定剧组人员建置。
通常情况下剧组建制如下:
导演组:导演、副导演、执行导演、场记。
制片组:制片主任、现场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监制、统筹、财务。
剧务组:剧务主任、剧务、剧务助理。
摄影组:摄影师、副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灯光师、灯光助理。
美工组:总美术师、副美术师、美术助理及服装、道具、化妆等小组。
录音组:录音师和录音员。
后期过程也是很多,逻辑上是一样的,根据分工不同分成很多组,每个组都有自己垂直的或者横向的合作模式。
大部分大家看字面意思肯定都知道,说一下可能还不太清楚的。
监制
电影、电视剧是产品,监制就是高级质管员,监制,可以理解为监督制作。
陈可辛、宁浩、王晶、尔冬升……这些名字有时会出现在导演一栏,有时会跑到监制那里去。
监制是做什么的呢?
在一次采访中一位老监制邝志伟解释说:“监制是负责把握影视作品整体艺术水准的人,简单来说,如果剧是产品,那么监制就是高级质管员。”叶斐然则表示:“监制就是导演的‘老师’,是剧组最有话语权的人,比导演级别更高。”
监制与导演在剧组待的时间不会相差太多。从题材策划开始,监制就必须要介入其中了。由于是出品方指定监制,所以在剧本挑选上监制要花费精力,剧本成形之后,监制要开始物色导演和主要演员。最后生产出来的作品会以怎样的水准呈现给观众,监制和导演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一部好的剧一定有个好的监制,监制是整个剧的灵魂所在。
监制经常与电影工业的其他两个角色混淆。制片人(Producer)&制片(Production Manager,可直译为制作经理),前者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后者是电影制作中的中层职位,负责具体的运营事务,向导演和监制负责。
监制这个角色,有人这样说“他通常代表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法人,由他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编制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在摄制组里,监制和导演往往又是一对矛盾,他们常常是针锋相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们才握手言和。”
在香港无论是在电影圈还是电视圈,监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至于香港无线电视台的电视剧监制,则要负责包括从剧集策划到选择演员,再到拍摄进度的等等事务。
一:实力监制与新晋导演
电影《边境风云》导演叫程耳,监制是宁浩。前者对拍摄长片并无足够经验,后者则在类型片处理上有独到的风格。邝志伟认为,这样的搭配是有利于影片本身质量的,“监制运用成熟的经验与导演沟通,在艺术水准把握和成本控制上会给导演很多建议,甚至当导演与剧组其他工作人员发生观念冲突的时候,监制还可以从中起到润滑的作用。”
二:实力监制与实力导演—强强联合
如电影《血滴子》中的监制陈可辛、导演刘伟强。假如实力相当的监制和导演想法出现分歧,他们通常是如何解决呢?监制在选择好导演后会跟其沟通好一切拍摄事宜,所以现场拍摄时以导演为主导,如果他们想法不统一,而且一时半会拿不出折中方案时,那么一般在不影响作品整体艺术水准和成本控制情况下以导演为准,因为相比监制,导演对拍摄有连贯思维。但如果双方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只能换导演。
灯光
灯光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看到这个词,大家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灯光是服务于画面的,在剧组听从于导演和摄影。灯光组负责在剧组打灯和管理灯光器材。拍摄时光线,包括日光,均由这个组来掌握,灯光组工作直接决定拍摄进度,拍摄现场布灯、场景转换灯位调整甚至是置景皆由灯光组来完成。
茶水
在剧组,不喝水怎么行。
这个词据说是从香港电影传过来的。茶水直属于场务,场务是干体力活的,茶水也不分伯仲。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水都是茶水一手包办,茶水只负责剧组工作人员在拍摄现场的饮品,有时兼顾其他后期工作,至于戏里角色们喝的水,那得由道具师搞定。
场记
镜头拍摄信息,都要存档。
由于一场电影动辄拍摄上千个镜头,所以需要专人来建档存档,这就是场记的工作了:负责记录镜头拍摄信息。
场记手上会有一个场记单,详细记录现场拍了哪些好的和不好的镜头,还有镜头号、素材文件编号、具体每场戏出现状况等。后期制作完全依靠场记单,据叶斐然介绍,如果这个环节在工作上有疏忽,会直接导致拍摄素材找不到,比如有3个镜头拍了20条,场记记录得不仔细,导演在后期制作上就要一条条去翻镜头,这不仅会加大后期工作压力,而且也很不现实。
很多场记是从导演系毕业的,而且很多导演都曾干过场记,如果你能跟着大牌导演的组做场记,能最直接了解他们的拍摄习惯,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并且,场记在影视作品前期筹备时就得参加导演会议,因为这样才能了解拍摄进度。
武行
我的专业听我的。
如果是动作影片,剧组里必须要有武行。在很多剧组中这个部门是完全独立的,在拍摄期间外人不能干涉,就连导演也不行,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兴趣的话可以翻看一些关于洪金宝、成龙他们的采访节目,说的很详细。
制片人
大管家。
这是一个苦B的角色。制片人是从北美影视工业体系发展出来的职位,而他们的体系也被称为“制片人制”。制片人要拉赞助、找编剧写剧本,物色导演,连同摄影、灯光、美术、道具、服装、场务、后期合成 、3D特效都是制片的负责范围。从前期的发现剧本,寻觅适合的拍摄地点,到拍摄中负责财务开支,监督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和拍摄后的剪辑,后期宣传直到上映。
从奥斯卡奖项设置“最佳影片”颁给制片人可以看出,制片人一职在整部片子中起的作用。
出品人
现在各路土豪都流行拍电影。
讲的大概通俗说就是个投钱的,比如《泰囧》是光线投的,那么光线的老总王长田就是出品人,参与投资的就是联合出品人。
其实出品人是中国特产,美国只署出品公司presents,老板们不凑这热闹(当然像韦恩斯坦的公司就叫自己名另说)。其实就是出品方(投资方)的法人代表,比如出品有中影集团,那韩三爷就是出品人。如果某公司只是投了一小部分钱,那他就是联合出品,法人代表挂联合出品人。近年来有个趋势就是会在出品人栏里出现刘德华、周星驰、成龙这些人,其实一般意味着他们是影片的主要投资人之一。
由此可见,一部电影的诞生除了演员付出表演之外,还有很多幕后人员的辛勤劳动,无论是土豪老板还是苦B劳工,他们的名字至少装点了漆黑的幕布。电影中职员的工作应该是和演员同样伟大且值得被歌颂的,当然如果没有彩蛋的话您就不必看了,毕竟很多电影对观众来说在买票的那一刻就已经仁至义尽了。